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设灵州,后随时代变迁灵州城遗址被称为“胡地城”,古城为“胡城”,韵转而来。

因村处平坝修有庙宇,传说寺中有一和尚,颇享仙誉,名为仙台寺,此地四面环山,中有平坝,故称仙台坝。又因此处设有乡级行政区,得名仙台坝镇。

清代,肖姓与曹姓合伙兴集开店而得名肖曹店,后简称肖店。

明朝末年,该村以苗姓居多而取名苗家堡。清代时又迁来安、武两姓。因安、武两姓兴旺,苗氏衰落,又易名安武村。乾隆时,有一姓任的知县迁居该村,又改为任村。后有贾姓者居官,又要凭势力改为贾村。当时县知事为不失任、贾两家和气,定名为“仁义”之“仁”。但人们仍习惯称任村。

因地处灵山峰顶上由岩石形成酷似老人、俗称“石人公”的山脚下而得名。

“以朵” 彝语翻译成汉语是:容易涨水的地方。

1404年建村,原来此地是一片滩地,后来有王姓四兄弟迁此立庄,取名王家滩,后简称王滩。因镇政府驻地位于王滩,故命名为王滩镇。

藏语,意为境内地形“似铜矿或青铜铸成的箭”。因其地形像青铜铸成的箭得名。

宁津镇一分为二,取宁津镇的“宁”字,得名宁城街道。

城关,指白河县的关卡,即县治所在地;镇,指县下辖的行政区划单位。

镇政府驻诸由观村,依村得名。

因该村位于四周小营村的平坝之中,故名中所营。街道以村命名。

原国营红星农场改制设乡而沿用其名。

北临白河,故名。

“沙潭江”是指河床多沙,且弯曲多潭的江河。

明陈计长《野猪岩修路记》云:“越铜锣峡有古滩城,为巴子置津处”。清代设大兴场。后因其地处铜锣峡口,渐而更名为峡口。

因境内石梁河两岸有冲积形成的较长土石坝,而得名。

糯为泥塘,福为席草,糯福意为席草塘寨,乡人民政府驻糯福村,故名。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