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集镇位于关河大风滩东岸,故名。

沙垌圩地处河曲,人们将沙堆垦为农田,形成田垌,故名。

因境内有大云山而得名。

因街道所辖范围与岳麓山相望,故名“望岳”。

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有人在此建历洞村,继而发展有历洞圩,因镇府驻地位于历洞圩而得名。

因境内“井头江”得名。

维登为白语,别名“万登”,意为“圆形的坝子”。该地位于圆形的坝子上,故名。

沙河流经包头并且分出四分支,取名一,二,三,四沙河,其中二道沙河流经该街道,故得名。

因镇政府驻地大河坝(古有两小河,泥沙淤积成来平坝,相传此坝原是河流干涸所形成。清代由赵、黄、刘三族设店,经久成场,得名大河坝。)附近而得名。

”大托铺“指古代驿站大圫铺。因“圫”与“托”型近,人们习惯称“大圫”为“大托”,后约定俗成为“大托”。

中鱼口以产鱼之口得名。清咸丰年间,藕池溃决之后,这里逐渐淤积成洲,洲中有上、中、下三个河口,盛产鱼虾。渔民常来捕鱼,形成三个产鱼之口,此地居中,故称中鱼口。

古名报恩镇,境内河水古名报恩江,后简称为恩江,故乡镇取名恩江镇。“恩江镇”指以恩江河为名的乡镇行政区划。

系蒙古语,“希伯”指牛蒡草,合意为“长牛蒡草的坨子”,镇是国家基层行政区域通名。

乡人民政府驻地。八布、壮语,“八”指嘴;“布”(播)指山,意为山口。因该乡村民居住山口,故名。

以周姓聚居成集得名。

吕蒙:指三国时将领吕蒙。传说三国时将领吕蒙曾在此屯兵,后人为纪念吕蒙,把驻扎过吕蒙军马的村庄改称吕蒙村。

西山原名坪寨,元代在此设治时即称西山大洞长官司,后改名西山。

因镇政府驻古城街设区,命名为古城镇。北魏太平年间,拒阳县治所曾设于此,称为古城街。

1582 1583 1584 1585 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