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跑泉之源头之意。据传唐代建村。《民国·临沂县志》载:“马跑泉,城东南泉源头岭,相传昔人行军至此,马跑地得泉故名。土人因疏为长沟,以资灌溉。岭长四、五里,凿之皆可出泉,亦一利也”。村以此得名泉源头。1953年后为区、公社和乡人民政府驻地。沿用至今。

因在安边镇附近,又坐落在山梁上得名镇子梁。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围场开放边荒,人们发现这里曾是刻村遗址,并在遗址内控挖出一个较为方整的石头桌子,(高一尺,阔三尺见方,上面所刻文字已毁掉),因为这件奇事,人们遂称此地为石桌子。因乡政府驻石桌子得名石桌子乡。

史载,弥陀寺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后成集市,乡以寺名。

按道路街道编号编制命名。

因村口有一株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树,遂称“攀枝花村“。“攀枝花”作为地名最早见诸地图,是1940年4月出版的《川康边政资料辑要》中的《宁属各县(盐边县)概况资料辑要》,遂沿用。

“吉日”意为“河堤”。

该村地势高,滹沱河经常泛滥,水绕村而行,故取名为高川。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于高川村,故名高川乡。

镇政府驻地位于李兴集,因以为名。

由东湖塘与港下两镇合并而成,各取首字而命名。

相传古时有宋朝武官,因被贬南逃而训后代不当武官,故定名“文村”。后因近海边及为纪念沙水村,易名“汶村”。镇政府位于汶村附近,设镇时以村名,故名。

相传,隋代王靖善之子王聃生于该村,王聃,字耽子,削发为僧后道号昙延,名盛一时,遂以其字定名耽子村。

明代,张姓始祖从山西迁住舞阳,在村东里许官道旁建村,因道旁开设有店铺,曾名张家店,后为避匪徒抢劫,迁此重新安店建村,故称新安店。因“新”“辛”同音,清代中期演称辛安店。建国后简称今名。因镇政府驻辛安而得名。

因明永乐年间,盐使张秀英在此经营盐业,改为海盈三甲皂户木门店,后简称木门店,因镇人民政府坐落于此,故得名木门店镇。

得名时间为明初,鲁姓自江苏省东海县当路山子口村迁此建村,因村北依山岗,民国初年改称壮岗,以方位命名。据《鲁氏族谱》载,原籍江苏东海当路山子吕村,于明初来壮岗镇东楼庄,二世分六大支,长支后居壮岗前村。相传,此地原是苍茫的荒野,北部山岗上有一自然形成的石柱,气势壮观,故初称壮苍。明朝中期,此地曾设过官府,故称壮苍府。民国初年,因村北依山岗而改称壮岗。镇以村名。

因辖区地处原旧城南面的郊区而得名。

因辖区内有腊山,故名腊山街道。

因辖区内有丝绸路而得名。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