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高多雾,故取《后汉书》“如坠五里雾中”之五里一词而名。

清乾隆《高州府志》载:“有吴家地,纳三川之水,故曰吴川。”因属吴家地,纳鉴江、袂花江、梅江三江之水所在地,故名。

春秋宋襄公筑城以拒楚兵,因名襄坞。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南朝梁将陈庆之送北海王元颢至此,魏将邱大千筑城拒之,陈庆之破其城,遂为废墟,只存残墙,后为民居,因名坞墙,俗称坞襄。宋代临南京通亳、颍及江、淮间要道有集市,称坞墙集。

“芝麻”系自然村,原名芝麻坪,因地形得名,后讹为芝麻。政府驻于此地,故以此命政区名。

平陶县改为平遥县后,县衙和隆福寺(南政村北)正好呈一条直线,故将南园则、南堡庄、南寺 “三南”合为一村,定名为“南正村”。清康熙四年(1665)南正村民王致和考中两榜进士,并被委任为直隶(河北省)保定府布政司(正二品)。因南正村出了二品大官,故把南正的“正”字旁加了个“文”字,成为现在的“南政村”。

境内有尖峰,山形如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尖,故名。

通达有四通八达之意。

渠旧,壮语 Gwzgouj,“渠 gwz”指池塘,“旧gouj”指大。因该圩建在大池塘旁,故名。

辖区有任楼煤矿,街道办事处驻任楼矿工人村,故名。

德胜,意为以道德取胜。德胜唐名古阳。宋崇宁初年黄忱平安化酋得胜回师古阳,改古阳为得胜寨。后以“故远人未服,修文德以来之”同音改为德胜。

因行政区划管理而命名。

公馆古时称“白石驿”,是汉朝京城到合浦郡冶、交趾、九真和日南等郡陆路必经之地,因历来在此设馆招待来往官员,故名。

唐初建村,南北近山,路通东西,历史悠久,是交通枢纽,战略要地。唐朝曾设驿站,因南跨太平岭,和金山相望,故定名金岭驿。据《旧五代史》记载,唐乾封年间,即有金岭镇之名。

清时兴场名“三合场”,镇以此得名。

有“章治久安”之意。“章安”之名始于东汉建武年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此为县治。《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临海县,本汉回浦县地,后汉更名章安。”《嘉定赤城志》卷一:“光武时改回浦为章安县。”另说东汉章和元年(87年)建章安县。《晋太康三年地记》:“本鄞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立。”

因驻地上溪自然镇,故名。

宋元丰七年(1084)于秀延水东岸宽州筑城,因有青涧水(秀延水),宋仁宗赐名设“青涧”城。明洪武四年(1371)县名改为清涧而得名。

以境内紫阳山,故名。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