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该河流流经马泗乡龙图村故名。

因该河段从三寨新村的北面流过寨北村的附近,故名。

“虾公”壮语指虾子,“呇”壮语为“泉水”之意。因该泉水处有很多的虾子,故名。

凌口:地方方言是泉水口之意。该地属于一泉水口,故名。

大清泉:比较大且清澈的一泉水。该泉水泉口宽,流量大,水质好,故名。

该泉水流出成河,附近河中三个洲岛,故名。“凌”地方方言是泉水的意思。

十五滩:指第十五个河滩。从忻城县上游至平阳镇大龙村河床中正好排到第十五个河滩,故名。

该河滩似一头黄牛,故名。

“呇”壮语为“泉水”之意。因该处有3眼泉水,此处的泉水出水量较大,故名。

该泉水是八妈带头挖掘,人们为了纪念八妈,故名“八妈呇”。“呇”壮语为“泉水”,故名。

该泉水位于形似马槽的岭脚下,“呇”壮语是“泉水”,故名

因流经红色砂贝岩层,水色红褐,故名。由于每年降雨汛期,大量红壤流入河内,把红河染成红色,故称红水河。红水河,西江上游的别称,极负盛名的《水经注》大家北魏郦道元对“河水”内涵外延的集大成片断,点化出红水河前世今生的诸多神来之笔。尤其是“水者,地之血气”,不仅从意蕴上点出江河之雄浑厚重,也是壮族祖先以色泽命名红水河之初始创意。《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嘉庆二十五年(1820)的“清全图”将“都泥江”标为“红水江”,出版于清道光九年的《庆远府志》的“庆远府地图”等则标“红水江”为“红水河”。其相关志文除称

该滩高水急,船航经此滩就如赌命般。

位于城厢的一个红水河沙滩,故名。

该河滩位于老马村东面红水河中,故名。

下洋村原名下阳,壮语候皇,传说古代村里有一奇人欲成为变为皇,每天变成一头水牛,在滩头用牛角直掀河边变成滩,家人因言语不吉利后变为原形,从此远去。

因该河滩形似鲤鱼,故名。

“滩”:指河滩,此滩紧邻龙南村民委古达村,故名。

800 801 802 803 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