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是壮语“Byaroeg'enq”的对译,“Bya”指山,“roeg'enq”指燕子。因该山有许多燕子活动,故名。

因清末迁江县人杨帮仕起义时军队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名。

“勤强山”是壮语“Byagemhgiengz”的对译。“山bya”指山,“勤gemh”指山坳,“强giengz”指三角炉灶。因该山形似倒过来的三脚炉灶,故名。

“南宁山”是壮语“Byanamhhoengz”的对译,“南namh”指泥土,“宁hoengz”指红色。因该山为红土山,故名。

“弄楼山”是壮语“Byarunghraeu”的对译,“山bya”指山,“弄rungh”是山间的平地之意,“楼raeu”指枫树。因该山脚下的平地种有枫树,故名。

“村对山”是壮语Byanaj的对译,Bya即“山”,naj是脸的意思。因该山位于里仰村的对面,故名。

因该山形似青龙,故名。

岜脚,壮语音译,岜指山,脚指宗族。因此山的附近有以宗族为主居住的村落,故名。

因该山形似贴文告的榜单,故名。

因此山是独立山体,故名。

合山:意为围绕在一起的山。

龙山是壮语Niuzlanz的对译,“niuzlanz”指牛栏。

含义不明。

因山中有个鱼塘,故名。

“王山”是壮语“Daegvongz”的对译,daeg”指雄性,“vongz”指王。原名“岜特王”,壮语“特”有雄性之意,因该山是附近一带最高最大的山,村民认为此山是山中之王,故名。

因以前村民在该山上养羊,故名。

因该山山势险峻,四周都是悬崖,中间有个凹地,易守难攻,像村民居住的寨子,故名。

因该山位于周围几座山的中间,故名。

841 842 843 844 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