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文化东路街道和姚家街道边界处,浆水泉庄西北。北连燕子山,西南接羊头山,因山顶平坦,得名。海拔356米。山上有柏树。

位于莱芜区和庄镇东北24千米,和庄镇东南4千米,呈东西向,海拔567.5米,占地面积2平方千米。系青石山,植被有松树、杨树、槐树、柞树,荆棵。所在行政区域为和庄镇。

位于莱芜区高庄街道白马峪村东,此山为莱芜钢城线界桩,所在山体。长度1200米,宽900米,主峰海拔504米,走向南北。主要植被种类与物产是松树、柏树,岩石类型为砂石。所在行政区域为高庄街道。

劈山位于历城区彩石街道西南9千米,聚落讲书院南,西邻大顶山,东连荆子山,南靠西营街道冶洼岭。海拔672米。面积约2平方千米。植被多为侧柏,果树。所在行政区为彩石街道。

位于莱芜区苗山镇驻地西南8千米,上方山村东,长度2000米,宽度500米,平均海拔200米,主峰海拔410米,面积0.3平方千米,植被有阔叶林、旱生灌木、针叶林。所在行政区域为苗山镇。

位于莱芜区东北,章丘区东南,淄博市西北,长度1500米左右,宽度约1200米,海拔833米,属泰山山脉,裸岩山体,多石坎,系青石山、零星洞穴,怪石嶙峋,三面陡峭,齐长城由此向东蜿蜒而过,上有战国时期的烽火台,有国务院批立的三市界碑。所跨行政区有莱芜区、章丘区、博山区。

跑马岭位于章丘区普集街道境内。

培头崮位于钢城区,所属行政区为颜庄镇。

位于莱芜区鹏泉街道老鸦峪村东,孔家庄村西。海拔365米。山上多洞,多有喀斯特地形容貌,富含煤、铁、硫等矿;蟠龙山上多松树、柏树、槐树等,四季长青。山北有一洞口朝东,早晨太阳刚刚出来,阳光从洞口进入到洞内,相传洞附近有梅花,故人称“梅花朝阳洞”。莱芜战役期间,梅花朝阳洞里曾经住过一个团级指挥机关,其间发生了著名的鹏山战斗。所在行政区域为鹏泉街道。

位于莱芜区和庄镇西车辐村。此山是三个村庄交界山,因古时候上面有炮台而得名。主峰海拔638米,平均海拔350米,南北走向,山林植被主要是柏树、松树等。岩石类型为砂石。所在行政区域为和庄镇。

跑马岭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东9千米,东南连梯子山,西北连北黄尖子山,东邻西营街道。该山是战国时期齐、鲁两国驯马练兵的山岭,岭顶宽阔平坦,山东鹿有两军营(西营、南营)驻地,岭顶的中部有主子住的地方,(叫藏主奄)山西鹿有饮马湾,故而得名。海拔893米。面积约15平方千米。土质多为砂土。植被多为松、柏等常绿针叶幼林和柿、核桃、山楂、苹果等经济林木,杂草丛生。南北走向,全长10千米,建有跑马岭林场,柳埠至西营公路盘旋越岭而过。所在行政区为柳埠街道。

耙头山位于莱芜区,所属行政区为苗山镇。

盘龙山位于章丘区普集街道境内。

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旭升村境内。长度为0.6千米。宽度为0.3千米。主峰海拔278.37米。平均海拔210米。走向为南北走向。主峰名称为向阳山。主要植被种类与物产有柿子、软枣,杏、桃、梨、山楂、核桃。中药有全蝎、柴胡、远志、枣仁、杏仁等。所在行政区为双山街道。

蟠龙山据民国版《长清县志地舆志山》载:“蟠龙山,县南65里,胡林坡庄南二里余。上有石棚峪,怪石重叠,有一石,高数丈,广丈余,长3丈余,石分五色击之有五音’。清光绪十七年(1891)修《肥城县志》载:“蟠龙山之五音石,为邑八景之一”。据说者云:站在该山西北部的远处视之很像一条巨龙蟠卧故名。位于城西南21千米处,长清区孝里街道胡林坡东南1千米。长度为0.49千米,面积5平方千米,海拔242米,属寒武纪石灰岩。山上植侧柏、刺槐,覆盖面积占70%。所在行政区为孝里街道。

爬头山位于莱芜区,所属行政区为苗山镇。

位于莱芜区和庄镇东北20.5千米,常庄西南4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521米,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系青石山,植被多为刺槐等。爬头山上山路蜿蜒,不宽的路径,两边青草,野花,树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站在远处看山,很像一副风景画,再加上蒙蒙的雾,群山若隐若现,更是给山增添了一层神秘感。所在行政区域是和庄镇。

因山脉东南西北走向,在山的西面从顶上向下延伸有四条山梁,远看山形似耙头,故名耙头山。耙头山位于历城区仲宫街道东3千米,东邻柳埠街道境蔡家庄,南连纪儿寨,西为八大岭水库,北接攥头山。海拔618米,面积约3平方千米。

6639 6640 6641 6642 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