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山形象猴子且石头大。

因以前在山上有老虎而得名。“大虫”指老虎。

“那”音近壮语naz,指田;“平”音近壮语bingz,指平坦;“山”壮语说san,指山。“那平山Nazbingzsan”意思是:平田山。

中指中间;升即凸起、隆起之意。因此山的中间部分突起而得名。

因传说一客人想到伏良村探亲,被山挡着看不见去路,因此在山岭上过夜,故名客山。

“公”指的是让大家都知道;“映”指的是显出物体。

“渌”音近壮语loeg,指山谷;“弄”音近壮语lungh,指山弄;“山”壮语说sanq,指山。

“六”是指数量;“屈”是指断裂。

此山位于那安坡的北面,故前人称之为北山。

“金”是指颜色。“墩”是指高一些的土堆。

“毛王”指的是蚂蟥;“山”指的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山。因其山林从远处看像只蚂蟥得名。

因山上生长着大片的马根草而得名。“古”是壮语huh的近音,指棵;“拉”是壮语lai的近音,指楠树。“山”是san的音译,指山坡。“古拉山Huhlaihsan”指长楠树的山。

经常有人从六个方向爬上去玩。

地名含义待考。

“马”音近壮语,指马;“鹿”音近壮语,指廘;“山”壮语,指山坡。“马鹿山”指形状似马和鹿的山坡。

指此山有凸起的小石头,“等”壮语指凸起。

要上到山顶得绕来绕去才到达。

“那”音近壮语naz,指田;“平”音近壮语bingz,指平坦;“山”壮语说san,指山。“那平山Nazbingzsan”意思是:平田山。

6602 6603 6604 6605 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