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形像一头老虎,故名。
誉为人间天堂。
该山壮语说“坛”就是指塘,壮语称“闹”为玩耍。
“绿”指那边山坡,“逻”是当地生长的一种乔木(经子木),果实成熟时呈深红色,可食用,此山长有许多这种乔木。
“那”在壮语中指田,“庙”是壮语miuh的近音,即庙宇。
壮语“那”指田地,“妈”指马,意思是山坡下的田地酷似马的面部。
壮语“蕾”指堡垒,台指炮台的意思。
此山在当地是最大的,意思是大王。
该山上有一块天然石头,石头上又有一处圆形图案,形状像一块雕刻的碑,壮语“克”指刻的意思。
此山位于渌三的南面,是“渌”山脉的第四座山头。
壮语“栏”指烂泥,“棚”指泥巴,意思是山坡下的田地经常有水,泥巴很烂。
山长艾草,艾就是挨因,故名。
“细”在地方话里是祭的谐音,意思是拜祭天地的地方。
“渌”是壮语lueg的谐音,指山麓,指山的下方“栏”是壮语ranz的谐音,指房屋。
介牌指交界牌,该山坡是与扶绥县交界的一个交介点,而且立有界线牌。
该山形似一匹欢庆跳跃的马。
“绿”壮语指山沟。
“小”是壮语saeq的谐音,同汉意,“渌”是壮语lueg的谐音,指山麓。
热门文章
那农岭
岩色山
花丫口
公保岭
屋后山
坛冰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