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指比较小,“岽”即森林、树林。

壮语中“干”指岩洞,“汤”是尾巴。

此前此山曾经烧死过麻风病人。

壮语“叫”是山坳,“吞”是石头。

该岭形似一尊佛像。

该山三个山峰排列,就像古代的露天三角灶,故而得名”三灶山”。

“绿”指丘陵山坡。壮话“吉草”称曲,绿是助音也。

“坛”壮语意思就是池塘,“肥”壮语的意思就是鱼非常大。

壮语“蕾”是山岭,该山岭的山顶有较多半圆形的小山包,像珠子一样,故名。

“渌”是壮语lueg的谐音,指山麓,是壮语loek的谐音,指水车。“淋”是壮语loemp的谐音,指烂湴。渌与绿同音,淋与林同音。

“天”壮话指“石头”,“等”谐音“顶”。

“贼”的土话就是偷。

传说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个痴呆妹子到该山找柴火迷路,天准备黑了都没见回家。他哥哥不见她回来,就出门去等。

壮语“坛”指塘,“公”指弓,该山有一个像弓一样的水塘。

此山上生长有很多灌木,当地人称"美儒"。

“坛”壮语指水塘,“犁”指“长”的意思,该山下有一张长形的水塘。

该岭比较偏僻,常为土匪藏身之处。

壮语“那”即是田。

6290 6291 6292 6293 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