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哥山Bya Leuqgo;壮语bya即为“山”;“了哥”是壮语leuqgo的近音,是一种鸟的名称。“了哥山”意即“有很多了哥鸟的山”。
那达尾岭Lingq Hangnazdab;壮语lingq即为“岭”;hang即为“尾”;“那”是壮语 nanz的近音,意思是“田”,“达”是壮语dab的近音,意思是“平坦”。“那达尾岭”意即“座落于平坦田垌尾部的山岭”。
牛山Bya Vaiz;壮语bya即为“山”;vaiz即为“水牛”。“牛山”意即“放牛之山”。
三角山Bya Samgoek;壮语bya即为“山”;“三角”是壮语samgoek的近音,意思是“三角架”。“三角山”意即“山顶安有铁三角架的山”。
岜兰岭Bya Lamz;壮语bya即为“山”;lamz即为“兰”,通“蓝”。“岜兰岭”意即“常年草木茂密,呈蓝绿色的山岭”。
歌根岭Lingq Gogaenz;壮语lingq即为“岭”;“歌”是壮语go的近音,意思是“棵”;“根”是壮语gaenz的近音,是一种果树的名称。“歌根岭”意即“长有根树的山岭”。
狮子岭Lingq Swhcwj;壮语lingq即为“岭”;swhcwj即为“狮子”。“狮子岭”意即“形状像狮子的山岭”。
板棍西南山Bya Mbanjgunq Saenamz;壮语bya即为“山”;“板棍”是壮语mbanjgunq的近音,即“板棍乡”;“西南”是壮语saenamz的近音, 即“西南方向”。“板棍西南山”意即“板棍西南方向的山”。
枯帒山Bya Godaiq;壮语bya即为“山”;“枯帒”是壮语godaiq的近音,意思是“古代”。“枯帒山”意即“有一棵古代大树的山”。
猪母崎山,猪母,方言意为“母猪”;崎,方言意为“形状”。此山形状似母猪,故名。
北夹岭Lingq Bakgap;壮语lingq即为“岭”;“北”是壮语bak的近音,意思是“口”;“夹”是壮语gap的近音,意思是“交合”。“北夹岭”意即“与另一座山相靠,形成一个汇合口的山岭”。
大石根山;大石,方言与汉语同义;根,方言意为“山底”。此山山底有很多大石头,故名。
六旭岭Loegyuk Leng;六,方言意为“绿”;旭,方言意为“育”。因以前村里人集中在该岭绿化育林,故名。
城岗岭Lingq Cwngzgeng;壮语lingq即为“岭”;“城”是壮语cwngz的近音,意思是“城墙”;“岗”是壮语geng的近音,意思是“山岗”。“城岗岭”意即“长如城墙的山岭”。
枯块山Ndoi Gofaiz;壮语ndoi即为“土坡”;“枯块”是壮语gofaiz的近音,意思是“杨桃树”。“枯块山”意即“有很多杨桃树的山岭”。
慢交岭Ndoi Mbanjgaeuq;壮语ndoi即为“土坡”;“慢”是壮语mbanj的近音,意思是“村”;“交”是壮语gaeuq的近音,意思是“旧”。“慢交岭”意即“先前有过村庄的山岭”。
派利山Bya Baileiz;壮语bya即为“山”;“派”是壮语bai的近音,意思是“山塘”;“利”是壮语leiz的近音, 意思是“长”。“派利山”意即“有长形山塘的山”。
派明山Bya Baimengz;壮语bya即为“山”;“派”是壮语bai的近音,意思是“山塘”;“明”是壮语mengz的近音, 意思是“蝗虫”。“派明山”意即“山下水塘为蝗虫繁殖地的山”。
热门文章
石用山
卡门山
观音岩洞
出水坳
巴腊猴山
勤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