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章丘区垛庄镇下琴子村北。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18摄氏度。泉水甘冽,滋养两村百姓,虾香蟹肥,皆拜琴泉之赐。明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曾到此游览,听罢故事,唏嘘不已,遂作《琴泉》诗一首:焚香抚琴慰知音,斯人已逝悲断魂。千载清泉流不尽,至今时鼓琴魂音。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站牌。

位于柳埠街道桃科水库坝东约200米,锦阳川北岸崖下。清《七十二泉记》收录。明崇祯、清乾隆《历城县志》和道光《济南府志》俱载,称:“在南桃科,泉飞滋圃,为龙门诸泉之冠。”今泉池长方形,水泥修筑,长3米,宽2.3米。泉常年不竭,积水成池,水盛时泻入锦阳川,汇入桃科水库。2011年8月泉水普查时,发现在桃科水库南,坝东约200米处还有两泉,当地人也称之为枪杆泉。一泉在东峪北岸崖下,崖壁有一直径约为40厘米的石洞,泉眼在洞口内,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泉池为自然土石,不规则形,水自池中流出洞口,进入长

位于启明街87号院内。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井,水质优。泉池呈井形,石砌,直径0.9米。

位于起凤桥街9号院内,王府池子北。原为无名泉,1994年由济南市建委组织调查时以所处街巷命名。1999年列入抢救修复计划,2002年完成修复工作。2002年后,济南市名泉保护部门多次对其进行维护整修。泉池方形石砌,长2.19米,宽2.08米,深1.5米。

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李清照纪念堂东侧,假山西北角下,与马跑泉同池。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属趵突泉群。过去浅井泉与马跑泉两泉之间有一墙相隔,“浅井”在北,“马跑”在南。1956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把墙去掉,两泉合而为一。浅井泉之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有水,流入西护城河。历史文献对浅井泉位置记载不一。元于钦《齐乘》载,浅井泉与马跑泉同在“洗钵泉西南”。明《历乘》称“有其名而莫辨其址”。清乾隆《历城县志》载“今考,在马跑泉东,西护城河内”。道光《济南府志》称“在马跑泉

位于启明街41号院内。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井,水质优。泉池呈井形,水泥修筑,直径0.42米。

位于启明街47号院内。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池,水质优。泉池呈长方形,池口石砌,池壁水泥修筑并贴瓷砖,长0.48米,宽0.41米。

位于启明街35号院内。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积水成井,水质优。泉池呈井形,池口由水泥修筑,井壁石砌,直径0.68米。

清乾隆年间,著名训诂学家桂馥在此修潭西精舍时挖出此泉,起名为七十三泉。七十三泉位于五龙潭的西南隅,是冷泉。长10米,宽5.2米,深1.4米。东西北三面为块石砌垒,南侧为自然石驳岸。七十三泉的形态为渗流,其形状不规则,常年有水水从石隙冒出,经小石桥,流入潭西泉,进而汇入五龙潭。泉水类型为冷泉。该泉为景观用水。其附近的公交站,趵突泉北门公交站,公交有5路、K59路、K91路、101路、104路;五龙潭公园(西门)公交站公交有41路、K54路、66路、K109路。所在行政区域为天桥区制锦市街道。

位于平泉胡同路西,金菊巷1号院。原为无名泉,因原平泉已消失,居民便将该无名泉沿用“平泉”名称。泉水出露形态为渗流,常年不竭,是附近居民生活用水。今泉池呈长方形,半石砌,长0.9米,宽0.6米,深1.08米。

七井泉位于历城区彩石街道东彩石,村泉池石砌圆井泉,口径0.8米,深1.7米。泉为冷泉,年均水温14摄氏度。泉水甘甜可口,常年不竭,是村民主要饮用水源。七井泉修建年代已无从考证,老百姓俗称“七眼井”,现仅存三口。

位于二环东路西侧,燕子山下,舜联建设集团院内西南角。泉自岩隙流出,汇入水泥修筑的琵琶状水池。池长6米,宽2.5米。南侧立假山石,上镌“琵琶泉”泉名。属季节性泉,2011年8月泉水普查时已断流。

琵琶泉位于历城区仲宫街道黄崖村北。该泉无泉池,泉深0.3米。泉水呈滴状水流,常年有水流向周围河道。泉水质甘甜,为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今泉源在峪底深处,水自岩缝流出,顺势西流,三迭而下,至孤山脚下折向南,沿街缓流,南入锦绣川。

位于护城河南岸,黑虎泉西。因水声淙淙,犹如琵琶扬韵而得名。清《七十二泉记》收录,2004年被公示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民国十三年(1924)《续修历城县志·山水考》载:“管世铭城南诸泉记……自鉴泉至此,凡七泉,皆倚壕南,倚壕北者曰琵琶泉”。琵琶泉之泉水出露形态为串珠状上涌,水自池底岩孔涌出,从北侧漫溢二级石阶,落入护城河中。泉池原为自然形态,不规则,1965年整修。今池为长方形,长6米,宽5米,深2米。池壁以青石砌成,四周石雕栏杆装饰。泉东侧有1965年建成的石拱桥,横跨南北两岸,其形如虹,因

位于章丘区经十东路南虎山风景区。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1摄氏度。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

位于浆水泉水库大坝中段东部。泉为不规则形,池口最大直径0.4米。常年不竭,为附近居民饮用水源。

位于章丘区官庄街道上盆崖村东南沟,天苍岭下。山高谷深,俯瞰如盆。泉类型为冷泉,年均水温3摄氏度。泉水出自石灰岩裂隙,终年不涸。水质甚优,供村民饮用。泉池料石护砌,石栏环边。泉边群山环翠,沟谷纵深,如进原始森林。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路线。

位于章丘区曹范街道大柏头村。横河南崖下。类型为冷泉。最高水位200毫米,最低水位60毫米。井形,直径1米,深4米余。久旱不涸。平时水面距井口2米余,丰水季节,躬身可汲,水量稳定,周围村民到此取水。附近有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章丘汽车站(济章城际公交)站牌。

637 638 639 640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