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庄中有一块大石头,状若刚露出的龙头,故名“卧龙石”。

因天门沟景区是中国古道南来北往的其中一个驿站,“九州”指中国;“驿站”是古道中供人休息的地方,“天门沟”是V形的高山峡谷,故名。

寓意以桥为旗帜。

“银杏”指银杏树;“至尊”指崇高、尊贵。

因以东生围为主,以人为本、传统(客家)文化、创意文化、休闲度假文化的休闲新模式,构建集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围屋旅游区,故名。

峰后自然村北端有一大石坡延伸入海(坡度约40度),一块约9立方米大的圆形岩石立于石坡之上,看似摇摇欲坠,即将滚入海中,实际上用再多的人力推它也安然不倒,故村人称为险石。1994年崇武镇人民政府开发崇武风景区时,把峰后险石命名为五峰风动石。

意为砂河村村民原始居住地,后村民逐渐迁移,变成遗址。

位于荆紫关镇北街村,隶属荆紫关镇人民政府,古建筑保存完好,故名。

景区内生长有很多米椎树,形成一道风景区。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地之一。

现今遗存有宋时朱熹、王奕、赵佐等在玉峰等地石壁上遗存凿刻“斗山吟志”、“蟠龙岗”、"卷云"、"高山流水"、"灵雨岩”等字迹。总称摩崖石刻。

两岸峭壁对峙,一石如苍龙耸脊横亘天际,梁面长约7米,厚2米,上如水牛脊背,窄不容尺。桥下金溪与大兴坑溪汇合于此,穿梁而过,形成罕见的“上梁下瀑”景观,故名石梁飞瀑。

位于天山深处的石林景观,蒙古语,意为像松树林一样林立的石头林。

因此地有三个巨大的石头叠成一体,故名“三台石”。

位于仓房镇磨沟村,相传唐朝的国师慧忠常带领弟子在此静坐参禅,这一优良传统亦被之后历任方丈沿袭下来。

因此山顶处有一天然形成的岩洞,传说此山洞中有一石头缝中会漏出大米,山岩像一个仓库。

因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故而得名。

因位于清水潭,故名。

929 930 931 932 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