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阳县志》称:该地“前为玉简书院,后改甘露寺”。“相传有孝子庐墓而甘露降”,故名甘露寺。

景区以明清建筑、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等景观为主。

因这块黑色巨岩形同虎背熊腰,坐在了层层叠起的褐色皱岩之上,故而得名。

“古”指年代久远,“梅”指梅花,“园”指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

因景区主要地域为云台山,故而得名云台山风景区。

因该俱乐部所提供的服务功能而得名。

展示桓龙湖旅游文化的风景区。

“地”指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神”指传说中的,“湖”指陆地上聚集的大水。

三块奇石,纤细光滑,就像三位年轻而温和的少女,或站或坐。这三位少女裸露着丰满的身体,那位静静地坐着的少女怀抱绿树,其半遮半掩、羞羞答答的样,故名。

因其学名为银杏,此为雌树,故名。

因庵宇以杉树皮盖顶,又因是历史所存留下来的建筑遗迹,故得名。

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宛如龙须,微风吹佛,恰似龙须飘飞。

该风景区地处紫宵山,故名紫宵风景区。

望:指向远处眺看,母:指早已故母亲,楼:指建筑楼房。

相传从山西大槐树来了一位姓徐的人,来时带着槐树种子,种在此处,后来慢慢长大,成为老槐树,后被当地人称为老槐树。

南长滩指墓葬所在地理位置,拓指该墓葬群主人的姓氏,家族墓指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家族坟墓。

濉河上有著名的“符离晓渡”遗址。明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在符离古县城的中心濉河上建永济桥,人称符离桥。由于桥几经风雨,坍塌数次,修复数次。至清朝乾隆三年,即公元1783年,宿州知州尤拔世,把坍塌桥改为浮桥,不久浮桥坍塌。知府张开仕修驿路,设桥兵,用船渡行人。由于符离桥当时为官道,来往行人特别多。每当清晨,雄鸡报晓时,两岸万人争渡,车马喧闹。朝霞映在濉河里,照着行人的影子,行人沐浴在朝霞里,影子映在水里,在两岸苍翠欲滴的树林映衬下,和着近村的鸡鸣,构成一幅美丽壮观的水墨画。人称“符离晓渡

四十眼泉,汉语,意为从地下冒出的泉水多。

864 865 866 867 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