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北斗湾口子开始到白水桥为终点的水上漂流娱乐项目,故名。也是白水冲景区的景点之一。

该景点主要用于饲养猴子。

地处原黄桑坪苗族侗族乡,因此地自然资源丰富而被设立为景区。

位于杜鹃村,由自然或人文历史组成的名胜古迹,供人参观游览的场所,因其似情人亲吻,而得名对嘴岩,又名千年一吻。

地处黄徐村黄婆桥自然村,故名。

乾为天、广大;亨:亨通、顺利;为广阔、通顺之意,为生态观光园区,故得名。

因是涿鹿县唯一一家竹艺采摘园,该园分葡萄采摘区和梨采摘区,故名。

因白沙湾海域呈月牙形,沙白如银,故名。

景区由西安建筑科技按照功能配套、设施完善,利用东湖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发挥了城市之“肺”的作用,由此得名。

距永仁县城永定河下游9千米处有一峡谷,河水流经峡谷,连续形成三个瀑布,每个瀑布高约10-20米,其下各有一个深潭,称一、二、三潭,称三潭,两岸陡壁,十分险峻,仰视仅见一线天,相传老虎可以从崖顶上一跃而过而得名虎跳潭,瀑布则以潭得名,瀑布和潭外有河滩,故名。

蚌埠花博园是以多种花卉种植为主的花卉主题公园。

因该梯田位于龙文村,故名。

因地质地貌而命名。

为明工部右侍郎谈伦子田,建楼鸣钟以召农夫耕田,故名。

孝堂山原名龟山,春秋战国时期称巫山,山顶上建有一石屋,相传是汉代孝子郭巨的墓祠。孝堂山以此命名。

因位于灯笼村,而该村是沙丘冲积而成的大沙田,故名。

原位于东峰顶。曾名汲江楼、吸江亭、四面佛亭。此亭初建于宋。明弘治年间(约1487年)移建于西峰顶焦山塔旧址。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复建于东峰,中塑四面佛像,名四面佛亭。同治十年(1871年),常镇通海沈秉成将亭改建为二层,八角型,更名为“吸江楼”,并写有吸江楼记。民国二十年(1931年),因建快炮台,变山顶为江防要塞,遂将此楼拆毁。民国31年(1942年)就原址再建,二层方型,仍塑四面佛像。“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砸。1979年秋,危楼拆除。次年春,按二层八角形设计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风景区位于沙澧河沿岸,依托沙、澧两河而建,故名。

316 317 318 319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