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鄱阳湖

拼音

Póyáng Hú

类别

湖泊

所在省份

江西省

所在区县

九江市

名称含义

鄱阳湖古称很多:彭蠡泽、彭泽、官亭湖、扬澜、担石湖等等,不下十个,倒非有诸多渊源,而是它兼并了许多小湖,同时并蓄了那些小湖的名字。它本初的乳名源自大禹治水时期,这片地区因地势低洼,形成了数条分汊状水系,因水系多而得名,称其为九江。 鄱阳湖来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主流说法始终博弈:其一以地为名,以地为名的证据是:鄱阳县古称番邑,亦称番阳,秦以前属吴越楚皆曾属。隋唐宋元间一直隶属饶州,隋朝大业三年曾改饶州郡为鄱阳郡, 这是“彭蠡泽”改称“鄱阳湖”的重要历史时期。 其湖绵亘数百里,亦名彭蠡湖”。《读史方舆纪要》亦称鄱阳湖是“炀帝时,以鄱阳山所接,兼有鄱阳之称”。 其二以山为名。《禹贡》中记载:“九江孔殷,东为彭蠡。”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即葫芦。也就是说,这片洼地湖泊,自古就形似葫芦瓢。鄱阳湖名由来,以鄱阳山为名是较主流,并为多数人接受的一种说法。《读史方舆纪要》亦称鄱阳湖是以山为名。隋唐宋元间一直隶属饶州,隋朝大业三年曾改饶州郡为鄱阳郡,这是“彭蠡泽”改称“鄱阳湖”的重要历史时期,其名称沿用至今。彭蠡、彭蠡泽、彭泽在明清时还有提及,如康熙版《湖口县志》、《湖口县志(同治版)》均称鄱阳湖为彭蠡。

名称起源

来历有二说,一为以地为名;二为以山为名。

名称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隶属吴国,隋朝时期改称鄱阳湖,得名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