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湘湖
拼音
Xiāng Hú
类别
湖泊
所在省份
浙江省
所在区县
杭州市
名称含义
21世纪以来,随着湘湖的开发,对湘湖的研究也掀起了一个不小的热潮。湘湖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湘湖——中国九个世纪的世事》《库域型水利社会研究——萧山湘湖水利集团的兴与衰》《萧山湘湖史》《湘湖史》《湘湖史话》等一大批著作相继问世;学术活动持续不断;研究队伍也不断扩大,研究者不仅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甚至国外的,湘湖成为美国、日本一些汉学家的研究对象。湘湖的湖名也成为有些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湘湖湖名一般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湘湖”之名出现的时间。湘湖曾因其历史地位,被记入明清国家一统志,历代浙江通志、绍兴府志和萧山县志。但这些志书均谓因湖景宛若潇湘,而取名“湘湖”,“湘湖”之名出现于杨时造湖之后,即北宋政和二年(1112)。现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蔡堂根在湘湖研究中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早在唐末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的《道教灵验记》之《萧山白鹤观石像老君验》中就出现“湘湖”之名;北宋诗人、学者刘敞在他的诗文集《公是集》之《得萧山书言吏民颇相信又言湘湖之竒及生子名湘戏作此诗》也同样出现“湘湖”之名。为此,他认为,“湘湖”之名出现于唐代,不过,它是西山脚下的一个小湖,并不是后来的大湘湖。北宋杨时建湖时,小湖成为其中一部分,故广而用“湘湖”命之。二是“湘湖”之名的由来。有的学者认为与“潇湘”意象相关,即在湘湖命名时,受“潇湘”意象的启发,把“萧山”“湘湖”与“潇湘”关联,把西山脚下的湖命名为“湘湖”。有的学者认为系源于“湘神”(湘妃、湘灵、湘君、湘夫人等)。从上,可以确定湘湖之名,在杨时未建湖前即已有之,后广而移之,但源于何?还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名称起源
根据调查走访,该地名自北宋熙宁年间开始自民间逐步形成并沿 用至今,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期间予以收录。
名称历史
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五引钱宰《湘阴草堂记》曰:“萧山湘湖,山秀而疏,水澄而深,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因以名之。”历史上,首先记载湘湖的是北魏郦道元,他的著作《水经注·渐江水》载:“有西陵湖,亦谓之西城湖,湖西有湖城山,东有夏架山。”北宋宣和元年(1119)即湘湖落成后仅七年,当地部分豪绅就提议废湖还田,以后历经南宋、元、明、清、民国的800多年间,围绕着湖泊的兴废,垦湖和复湖两大派斗争争锋相对,异常激烈。从北宋到明代中期,湘湖仍保持一定的湖面,明朝中期在湖中建跨湖桥,湖被分为上、下湘湖,这也是湘湖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以后,由于围湖垦殖加剧,湖面日益萎缩,1915年,湘湖面积22042亩,1947年湖面面积仅10000余亩。 1949年以后,湘湖垦殖加剧,1984年,湘湖面积仅1460亩。 995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湘湖旅游度假区,之后,经过人们不断地疏浚,加深水深又拓宽湖面,至2011年,湖面积达4800亩。湖周蕴藏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其功能由原来贮水灌溉农田演化成为今日人们旅游、休闲胜地和萧山全区的配水作用。
热门文章
双珠荡
北白荡
澄碧湖
毛瑞舒特
南漪湖
鲶鱼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