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大泉眼

拼音

Dàquányǎn

类别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襄阳市

所在区县

宜城市

名称含义

“大”指流量最大,“泉眼”指泉水由地下向地表涌流之处。

名称起源

据说此泉在明朝年间就有,因其在同一水脉众泉中水量最大,故得名。

名称历史

明朝洪武初年,属宜城县喜乐乡;民国初年基本沿袭清末制度;民国17年(1928)属宜城县二十三区田集乡;1941年实施新县制,属宜城县田集乡;1945年3月属自忠县田集乡;1947年1月本地解放后属襄枣宜县新田区田集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属宜城县新田区田集乡;1956年合作化时,属宜城县板桥区田集乡田集大队;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板桥区田集公社田集大队;文化革命期间的1967年春,属宜城县第六区红星公社田集大队;1974年2月撤区并社,属宜城县板桥公社田集大队;1980年9月撤销革命委员会成立管理委员会,属宜城县板桥公社田集大队;1984年3月板桥公社更名为板桥店镇,属宜城县板桥店镇田集村;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属宜城市板桥店镇田集村;2001年3月乡镇合并,属宜城市板桥店镇田集村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