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寺

名称

太华寺

拼音

Tàihuá Sì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云南省

所在城市

昆明市

所在区县

西山区

名称含义

因该寺位于太华山腹,故名。

名称起源

因所处地理环境及功能得名。

名称历史

元代大德十年(1306),云南梁王命在此建梵刹,“一载而成,赐寺额曰佛严,山曰太华。”延清高僧玄鉴无照住持。玄鉴成为太华寺“开山第一祖”。明代,云南镇守国公沐英的后代,曾捐资在佛严寺南面建碧莲室,北面建思召堂,东南面建一碧万顷阁,思召堂藏历代沐氏黔宁王画像。清康熙二十年(1681)清军进入昆明,吴三桂残余势力败退,思召堂、碧莲室、一碧万顷阁部分被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云贵总督范承勋重修太华寺,大雄宝殿内铸铜佛19尊.添建大悲阁(藏经楼),次年(1688)又拆吴三桂在昆明翠湖西面的“新府”,砖瓦石料运至太华寺,重修思召堂、碧莲室和一碧万顷阁。现存大雄殿、大悲阁前的大理石浮刻栏杆,就是吴三桂新府旧物。清咸丰年间,太华寺又部分毁于兵燹。清光绪九年(1883)士庶再次捐资重修。1974~1984年间,大修太华寺的大王宝殿、大雄宝殿、缥缈楼(大悲阁)、一碧万顷阁、碧莲室、思召堂及游廊,新凿碧莲室南面的观赏水池。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月10日,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决定,太华寺全部财产由昆明市园林局移交昆明市宗教事务局使用管理。

太华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