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北五省会馆

拼音

Běiwǔshěng Huìguǎn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陕西省

所在城市

安康市

所在区县

紫阳县

名称含义

早年,各省商贾因在秦地经商,共同出资扩建山陕会馆,其中以秦、晋、豫等五省商号捐资最多,故有“北五省会馆”之谓。

名称起源

以其位置和会馆主要功能命名。

名称历史

北五省会馆最早是陕西商人于乾隆末年建立的一所会馆,俗称山陕会馆。初期仅建有戏楼一座,道光年间对戏楼进行修葺,并增建观戏楼一座,至道光二十七年建成,但其功用未达会馆之要求,规模远逊同地武昌会馆。同治年间,由于此地商贸地位进一步提高, 解放后,北五省会馆在1952年改作瓦房店粮站,作为办公囤粮之地。六、七十年代,由于粮站业务发展,拆除了鼓楼,并对建筑内部进行简易隔断,地面架空升高,屋顶进行翻修。1989年,由于安康电站库区蓄水,此地作为淹没区,大部分搬迁,湖南会馆、武昌会馆、黄州会馆被拆除,由于北五省会馆处淹没线以上,得以整体保留。 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会馆内,发现大面积清代壁画,2010年纳入了中德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合作项目,2011年中的专家团队正式对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壁画修复工作,2013年3月北五省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