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上清古镇
拼音
Shàngqīng Gǔ Zhèn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江西省
所在城市
鹰潭市
所在区县
贵溪市
名称含义
“上清”此处意指上清镇,“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此处意指位于上清镇的百年居住建筑群。
名称起源
两晋南北朝时期,渐有人沿泸溪河聚居,泸溪河又名沂溪,河之北岸为阳,取沂溪北岸的集市名为沂阳市。隋朝(581-617),上清已经形成聚落街市,在沂溪之阳,故名沂阳市。(见清乾隆五年1740版《龙虎山志》)。唐高宗武德八年(625)在城门、沙湾之间设雄石镇,在沂溪北岸设沂洋市;唐末镇遏史倪亚因剿匪有功被封为倪亚王,雄石镇于是改名倪亚市,也称倪王市;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宋徽宗命江东漕臣将上清宫从龙虎山迁建于此地,又将倪亚市改名为上清市。(见清乾隆十五年(1750)版《贵溪县志》)。元代,上清街市曾称上清里、招宾里琼林街、长庆里、长庆坊,属于仙源乡。明初,上清镇即形成了今日的规模。至明代后期,上清古镇已相当繁荣,明末崇祯九年(1636)《徐霞客游记》称上清街“甚长”。清乾隆三十年(1765),正式称名“上清镇”。
名称历史
上清镇因中国道教发源地而闻名天下,张天师在此已历经63代一千九百余年,上清镇是中国道教29个福地之一。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对龙虎山的奇峰怪石和上清宫的仙都就有过生动的描写。其中“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明初,上清镇即形成这于今日的规模。至明代后期,上清古镇已相当繁荣,《徐霞客游记》称上清街“甚长”。晚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太平军和清军曾在上清激战,镇内建筑损毁严重。直至民国年间大体修复,其面貌一直保持到八十年代。上清镇还是闽、浙、赣苏区红十一军与中央红军会师的地方。1931年初,由朱德任总指挥的红一方面军与红十军在上清镇桂洲河滩胜利会师,尔后合编为红十一军。为实现“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与实现江西首先胜利”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上清镇不仅以道教文化著称,还以其“虚受一切,涵容万物”的道教理念宽大的接受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唐代禅宗高僧马祖道一曾在上清应天山讲经传道,宋代月宝禅师也曾在镇东北的天门山上建天门寺收徒授经。著名理学家陆九渊在镇北应天山创立象山精舍(书院),世称“象山学派”,名噪一时。历史遗存长庆坊和东岳宫则显示了民间崇拜。位于镇东头的天主教堂于1872年由荷兰神父所建,为哥特式结构,成为当地天主教的圣堂。佛、儒、基督教在上清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上清的文化内涵。上清古镇以其悠久的道教文化和雄奇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集镇中央天师府为历代张天师讲道、居住的府邸,是全国21座重点对外开放的道观之一,1984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清镇于1984年恢复建制镇以来加强了小城镇建设开发步伐,1988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样板镇,1996年列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被列为全省200家重点镇之一,2003年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之一,同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古镇,上清镇先后于1990年、1995年、2000年,2002年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热门文章
三星岩文化苑
赵八洞风景区
朱家峪旅游景区
遐园
白雪楼
黄河古镇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