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三峡链子崖景区

拼音

Sānxiá Liànzǐyá Jǐngqū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宜昌市

所在区县

秭归县

名称含义

“三峡”指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链子崖”指屈原镇的一处地名,“景区”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

名称起源

以历史故事和用途命名。链子崖早年名叫“锁住山”、“锁山”。《归州志·山水》载:香溪“东流三里为兵书峡,又名白狗峡。峡南石壁中折,广五尺,相传有神力关锁,历久不坠,谓之锁山”。 锁住山有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川江有一条龙,妄想去东海与龙王决一雌雄,称霸海上,于是从川江上游出发,在路大发淫威,直向东海扑去。没想到一头撞在兵书宝剑峡的宝剑上,被大禹的镇江宝剑斩掉了头颅。这条没了头颅的龙,疼得撞到南岸山脚下,把南岸上大山撞了几十条裂缝,差点就倒下来堵住了江心。幸亏南海观音巡游到此,解开罗裙带,抛向山岩,才拴住了摇摇欲坠了山岩。锁住山上一个叫杨坪的小村落,古来就居住着几十户人家。上面的人进出,唯一的通道就是先人们有峭壁上打造的一行石窝。脚窝仅能放下一只脚,出脚时不能出错,否则你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因此在翻越这山之前,人要在岩下烧香拜佛,并且还要放开嗓子吆喝一阵,以免和上面下来的人遇于途中。而即使这样,也常常有人从此跌入湍急的江流。清代的一个商人捐银打造了铁链,安置在百多米的绝壁上,把脚印凿成了可以行走的道路。从此,这一座山便被叫成了链子崖。

名称历史

链子崖所在的新滩一带是古滑坡体。链子崖上的裂纹其实是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作用。据历史记载,自东汉永元12年以来,新滩发生过大规模滑坡21次。滑坡曾造成长江2次断流(1921年,1982年)。链子崖上从猴子斜坡到筲箕洼、雷劈石,有250万方破碎的岩石。从下仰望链子崖,可见纵横交错的裂纹。而顶部最大的裂缝宽6到7米,深100多米,给人以摇摇欲坠之感。 2004年6月,屈原镇政府开发兴建三峡链子崖风景区,现已开发古山川祭坛、青滩人家、归乡寺、巴巫寨、天下第一缝、崖上人家等景点。2005年6月11日景区正式对游人开放。2009年11月3日,景区被湖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