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白马关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拼音

Báimǎguān Guójiā 4 A Jí Lǚyóu Jǐngqū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四川省

所在城市

德阳市

所在区县

罗江区

名称含义

以所在行政区域及旅游景区级别得名。

名称起源

根据历史文化命名。

名称历史

从战国至清代,白马关曾发生过多次战事。公元前三三二年,秦国对蜀主采取怀柔政策,派人向蜀进献美女和财宝,大臣张鹿头力劝蜀王拒受秦贿赂,蜀王发怒将鹿头逐出朝庭,张鹿头到此结庐而居。公元前三一六年,秦举兵伐蜀,故置道直奔山下而来。张鹿头阻止秦军,与统帅张仪辩论,张仪无辞以对,令秦军将张鹿头踩死在山下。后人为旌表鹿头忠义爱国将此山称作鹿头山。公元前二○一年,汉高祖刘邦置绵竹县(县城在今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双江村一带),鹿头山处于平原与丘陵的隘口,并称鹿头山为绵竹关,地址在今白马关庞统祠南面山口,绵竹关有驻军常年守关。公元二一二年,刘备举兵入蜀,绵竹关守将吴懿、李严降。刘备进驻绵竹关,公元二一四年刘备进攻雒城(今四川广汉),守将张任据守,军师庞统(字士元,湖北襄阳人)身先士卒,“中流矢而亡”,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攻雒城不克,加之庞统阵亡,只得退守绵竹,将庞统安葬于鹿头山上。公元二一五年夏,刘备攻克成都,并追封庞统为关内靖侯,并在庞统墓前建祠,至此有了庞统祠墓(据《汉晋春秋.庞统传》载)。公元二六三年,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阳平来到绵竹,绵竹守将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拒降,战死绵竹关。唐初迁绵竹至今绵竹市,改绵竹关为“鹿头关”。明末张献忠起义孙可旺降,南明驻军在此同清军抵抗。康熙初年,王屏藩乱蜀,祠堂被毁,清代康熙六十四年重建(1708年)保存至今。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成书并流传后,随着庞统骑白马落凤坡中伏而亡的故事脍炙人口,当地人民为追念庞统替主丧身的壮举,直呼此地为白马关,鹿头关由此改称为白马关。白马关亦因此为三国古战场遗址而闻名中外。在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2014年评定为“白马关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