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老龙洞
拼音
Lǎolóng Dòng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十堰市
所在区县
郧西县
名称含义
“老龙”指传说中年代久远的神兽,是人们祈雨信奉的水神;“洞”指地底的通道或空间。
名称起源
因天然景点和故事传说而得名。相传古时某一日,一位八旬的老人在雄伟陡峭的龙背山脚下干活,突然发现浓雾弥漫冲天,透过雾幕,见一双闪亮发光的大眼睛,口吐云雾,发出强烈的吼叫,向西飞去,地动山摇,片刻,裂开一个大山洞,溅出一股清泉。故得名。
名称历史
据《捐款碑文》记载,乾隆59年(1794年)因大旱,老龙洞水干涸,百姓祈雨应灵,人们在山洞附近修建了庙宇,称为“老龙庙”,同治四年(1865年),由于冰雹侵袭,神像、庙宇严重受损,人们请石匠在山洞中凿出一小洞,将庙中老龙神等移至洞中,从此人们将此洞称为“老龙洞”。又因为:位于老龙洞西边崖下有一棵娑罗树,仿佛撑着山崖上的岩石,1981年,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学光实地考察后命名为“树撑岩”。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因灾庙毁,百姓捐款在洞内凿出“神台”将老龙神移至洞内。民国15年(1926年)百姓再次捐款,增塑观音娘娘,财神像,并铸造一口大钟,曾有和尚撞钟,响应四方,信奉者你来我往,香火旺盛。文革期间所有神像及大钟全被红卫兵摧毁,1972年,农业学大寨建造“当家地”时因在老龙洞附近放炮炸石料,导致洞中泉水再次断流,人们又开始祈求,不久泉水再次涌出,于是人们又捐资恢复“老龙神”等。1981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学光来此考察,取名“树撑岩”后,“改进大队”更名“树撑岩村”。1988年8月8日(88洪水)来袭,洞中涌出的洪水将神佛冲毁,只剩洞口的娑罗树。2008年7月当地百姓刘某重修平台,塑神像八尊。2015年6月,百姓筹资重建,取消原有八尊神像,就塑三尊神像(老龙王、观音、财神)和神龙一条。2015年7月,村委会将此处作为景区开始投资建设,日游览观光达300余人,热闹非凡。
热门文章
西山滑雪场
望海阁
黄巢城
龙井河风景区
罗勒密山鸳鸯峰景区
英家粤东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