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鲁茫岩画

拼音

Lǔmáng Yánhuà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青海省

所在城市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天峻县

名称含义

鲁茫岩画系藏语译音,意为聚龙岩画。“鲁”为龙;“茫”为聚、多之意。

名称起源

因山沟岩上有岩画得名。

名称历史

鲁茫岩画地处鲁茫曲下游东侧,石山根部为山体溃塌落下的大石块,这些石块表面往往有一层油黑发亮的氧化面,岩画均制做在这些大石块上,北邻格萨尔桑尺,北邻鲁茫刀,周围高寒草甸类为主,植物生长较好,植物覆盖率70%。沟为东南---西北向,沟东西两侧均为高山。于鲁茫刀内约10千米处,东侧为石山,石山根部为山体溃塌落下的大石块,这些石块表面往往有一层油黑发亮的氧化面,岩画均制做在这些大石块上。鲁茫沟岩画已发现3处,分别该在3块石面较平的大石块上。第一处在山根北侧,面积约9平方米,刻有50个兽类,主要有牛、马山羊、野猪、狐狸,有的动物身上还刻有不同形状的纹饰,有的似老虎形象。每一幅画面大小形态不一,最长的约0.30米,高约0.20米,最小的动物长仅0.05米,高约0.05米;有的头向左,有的则反之,有些低头,有些做奔跑状,有些相互对击。第二处在第一处之南侧,相距约10米,刻画在约4平方米的石块上,共刻7个兽类。第三处在最南端,画面刻在约3平方米的石块上,上面有21幅画面。主要刻有骆驼,还有牛、马、山羊、大头羊、蛇等,整个画面给人以开阔远大之意境,动物形态具有强烈的动感,充分体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画工以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再现了一幅较大的高原动物群居生息的场面。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