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飞云崖古建筑群

拼音

Fēiyúnyá Gǔjiànzhù Qún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黄平县

名称含义

根据其所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而命名。

名称起源

因建筑群位于飞云崖景区内,故名。

名称历史

明正统八年(1443年),指挥常智在此创建月潭寺。天顺间,中使太监阮让营室两翼,正德初,按察副使朱玑增建月潭公馆。后经不断扩建,遂形成拥有亭台楼阁、殿宇厅堂的古建筑群。崖自建后,累有自然损毁,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及清咸丰五年(1855年)两毁于兵。曾修葺、重建多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此贮存军火。建国后,1963年,黔东南州人民委员会拨款维修。1966后“文化大革命”开始,“造反派”对雕塑、铭刻、绘画、亭台、楼阁、池馆、轩榭等进行打、砸,面貌全非。1983年以来,各级政府又陆续拨款维修、复原,现工程待峻。2006年5月25日,飞云崖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