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文昌阁

拼音

Wénchāng Gé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贵阳市

所在区县

云岩区

名称含义

寓义“文化繁荣人才昌盛之意,有培贵阳文风之意”。文昌,是“天上”的星官名,属紫微垣,包含六颗星。故时称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合称“文昌六星”。传说是主宰人世间的功名、禄位的神。元朝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将梓潼帝君加封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后,称“文昌帝君”,文昌阁是供奉文昌帝君的文化圣地,贵阳的文昌阁是为贵阳文风而修建的。

名称起源

为奉祀“文昌帝君”而建,故名。

名称历史

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又重建,其后于清雍正、清乾隆年间又重建和维修。现存文昌阁为清嘉庆年间形成。文昌阁始建至今,曾经多次重建和维修,整体布局形成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1976年阁顶复被雷击落,在1984年已整修一新。文昌阁坐东朝西,设计巧妙、结构独特。结构为三层三檐九角不等角攒尖顶。阁高三层,九角形,总高为20米。除底层为四边形外,二、三层为九边形,屋顶为九角。内二、三层楞木各9根,屋顶9角,柱54根,梁81根,均为9的倍数,可谓匠心巧运。这样的九角式古建筑在国内罕见,仅此一例,被全国古建筑界誉为“绝世奇楼”。2003年全面修复开放。国务院于2006年5月将文昌阁与甲秀楼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