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瘦西湖风景区

拼音

Shòuxīhú Fēngjǐngqū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江苏省

所在城市

扬州市

所在区县

邗江区

名称含义

因为于瘦西湖而得名。在扬州西北郊,有一座风景绮丽、建筑精美的古典式园林——瘦西湖。十里湖光,幽娴明媚,较之杭州西湖有一种清瘦的神态,遂名瘦西湖。清代钱塘诗人汪西灏慕名从杭州来此游览,面对如画景致即兴成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名录于书,通行于世。 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又名保障湖、长春湖,障唐时期是一条由城壕通向古运河的水道。明清以来,历经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巧妙地运用我国园林艺术特点,把极其平常的河流、土阜,相形度势,因地制宜的安排了各组名胜,构成了一个山环水抱,仪态万千的湖山胜境,形成了兼有北方之雄与南方之秀的扬州园林风格。清乾隆六下江南期间,更加盛极一时,有"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宜到山”之盛况。当时瘦西湖有二十四景,那就是:卷石洞天、西园曲水、红桥揽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蒲熏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留踪、蜀冈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双峰云校、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来、竹楼小市、平冈艳雪、绿杨城郭、香海慈云、梅岭春深、水云胜概。实际上瘦西湖的名园胜景,所在皆是,可以看出秀丽的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社会渐趋没落,一直至解放前,瘦西湖建筑残破,树木凋零,一湾死水,满目荒芜。解放后作了多次整修,并建立了瘦西湖公园。瘦西湖自风景区东,乾隆御码头起,向西沿湖过冶春园、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折北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西北至平山堂、蜀冈下御码头止。沿湖两岸,水榭映影,亭阁增辉,名园相连,景色各异,湖面时宽时窄,时展时缩,逶迤曲折延伸达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颇具秀润多姿,幽深不尽之意。整个布局和谐优美,成为广大人民游览和休息的胜境,为国内著名风景区之一。

名称起源

瘦西湖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名称历史

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