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名称

乐山大佛

拼音

Lèshān Dàfó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四川省

所在城市

乐山市

所在区县

市中区

名称含义

该大型佛像因地处乐山市市中区,故而得名。

名称起源

根据地址位置和建筑实体命名

名称历史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1962年,政府拨专款对佛像作全面维修。1982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政府拨款对大佛头部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维修。同时增加了一些配套设施及服务设施。1996年12月,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6月,大佛的保护工作正式启动,文物保护专家开始前期考察。管委会2010年内对大佛进行全身系统体检,确定和制定维修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得到批准后,修缮工作在2011年正式实施。 2011年,大佛的修缮工程主要包括修复大佛头顶部分发髻附着物脱落和头顶长草,面部鼻黑脸花,胸部渗水,手脚部分表皮脱落和加固大佛左侧岩体五个方面。2011年7月,乐山大佛和其周边的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沿用至今。

乐山大佛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