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拼音
Chéngdū Wǔhóucí Bówùguǎn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四川省
所在城市
成都市
所在区县
武侯区
名称含义
纪念诸葛亮的祠堂。
名称起源
为纪念丞相诸葛亮而建立的祠堂,故称武侯祠。
名称历史
今天的武侯祠,实际上是广义的武侯祠,它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等部分组成。在这三部分中,惠陵和汉昭烈庙建成于蜀汉章武三年(223)。蜀中武侯祠始建于李雄据蜀之时(303-334年),最早建于成都“少城”内,即在当时成都城内西部。这就是现专祭诸葛亮一家的、狭义的“武侯祠”的前身,从有关资料看,当时的武侯祠中并无塑像,只摆放神位。在李雄建武侯祠后一百余年,南北朝时期齐修复汉昭烈庙,武侯祠始迁到惠陵、汉昭烈庙旁,上限晚于齐高帝(479-483在位)修复汉昭烈庙时。至唐代,武侯祠景区快速扩大影响,很快成为全国闻名的名胜古迹。由宋至明(960-1644),朝廷和地方政府对武侯祠高度重视,流行新任地方首脑先拜祭武侯祠的习俗,朝廷大员一到成都,往往也要先拜谒武侯祠。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十一年)重建。现武侯祠的塑像、建筑、碑刻、匾额对联等,大多为清代作品。民国期间,武侯祠在相当长时期沦为兵营。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政府拨款维修武侯祠。1952年7月,修复后的武侯祠,对游人开放。1953年,成都市文教局从道士手中接管武侯祠。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9月,经过维修后,武侯祠重新对游人开放。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热门文章
孔雀开屏
红军洞
六塘福音堂
迴龙庙
月亮湖风景区
独殿头村臭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