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福泉仙人洞

拼音

Fúquán Xiānrén Dòng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福泉市

名称含义

传说这里有个石洞自古就有仙人张三丰在此修炼,得道之西行仙去,因此得名。

名称起源

位于福泉古城南3千米的金山街道城郊村玉屏山,依地形地貌特征和传说“仙人洞”,自明朝初命名沿用至今。

名称历史

仙人洞,又名“迎仙洞”,为佛教胜地。玉屏山腰有石级小径通到洞口,道边悬崖如削。洞口有山门牌坊,镌刻“仙人洞”三字。洞分数层,曲折幽深。上层有3个厅堂,下层相传可通到围阻河岸。钟乳多异,淙淙有声。“空窍处得风,辄有声清异”,向称“迎仙笙鹤”,为平越古十景之一。明洪武初,洞内建庙宇,塑神像,有高王观音,飞身壁立。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平越知府陈绍英建“迎仙阁”于洞内。清乾隆间进行了修茸。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再度重修,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在洞口重修佛桥,桥上塑“千手观音”,历代文人墨客题刻甚多。1982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在洞口立了保护石碑。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