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杨填堰
拼音
Yángtián Yàn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陕西省
所在城市
汉中市
所在区县
城固县
名称含义
杨填堰是古代引水水利工程,宋代前称张良渠,位于城固原公镇宝山丁家村。抗金名将杨从仪任洋州(今洋县)知州时,在汉代张良渠的基础上,经大规模疏浚改建而成。百姓为了纪念宋代安康郡开国侯杨从仪造福百姓的历史功绩,故张良渠更名为杨填堰。
名称起源
以历史人物得名,相传为汉代张良所修建。据考证:汉高祖元年,刘邦曾屯兵城固汉王城一带。为了发展生产,筹积军粮,张良、萧何、曹参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引湑水入“七女池”,相通相注,故名张良渠。《水经注》载: “湑水又东经七女冢,冢夹水。……水北有七女池,池东有明月池,状如偃月。皆相通注、谓之张良渠,盖良所筑也”。宋孝宗乾道二年(1163),开国侯杨从仪任洋州知州,看到“洋州八堰,久废不治”,水田干涸,无法灌溉。不顾71岁高龄。于1163——1165年间发动群众大兴水利,尤其对汉初形成的张良渠大加修浚。他按受益田地多寡,对城洋二县三七摊工,克服种种阻力,“截湑水中流,垒石为堰”,然后依托原有的“七女池”裁弯取直,修成官渠,使官渠灌溉城固县丁家村、宝山村等六个村的田地之后直达洋州,使洋州马畅等八个村的田地灌溉受益,其灌区惠及城固、洋县二县,灌溉农田近万亩。民众感念其恩德,遂改称杨填堰,目前已成为著名水利风景旅游景点。
名称历史
公元206年初建,名为张良渠。南宋绍兴五年( 1135年),宋代洋州知州杨从义在汉代张良渠的基础上续修此堰,灌溉城固、洋州2县农田,百姓为了纪念杨从仪遂更名为杨填堰,沿用至今。1982年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23届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上,杨填堰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
热门文章
滁州长城国际动漫旅游创意园
古城村二组国槐树
仁寿山
石膏山景区
纳摩大峡谷
鸟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