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新场古镇
拼音
Xīnchǎng Gǔzhèn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四川省
所在城市
成都市
所在区县
大邑县
名称含义
新场是因其所在行政区新场镇,古镇是指场镇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场镇兴起于明朝嘉靖年间,几经变迁,有保存完好的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大邑县于2008年在新场原有的古镇风貌基础上,招商引资打造新场古镇风景区。
名称起源
新场古镇始建于东汉时期,古称清源。直至宋明时为思安乡地。古镇兴旺于明朝嘉靖年间,原名扇子场(又称半边街)。清乾隆起为西义乡地。后由于战乱,场镇凋敝,直至清朝康熙公元1661-1721年后,饱经战乱后的四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囿于一隅的扇子街,远不适应市场日益繁荣的需要,遂在沿䢺江而下的三里许、水打庙附近开阔的地带,以原有清源市零货摊、歇客店为基础,兴置市场,街道店铺逐步建成;因位于茶马古道上,商贾往来不绝,再加上外省客商和迁移的同乡户,集资修建湖广馆、广东馆、陕西馆、江西馆等会馆,古镇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初具规模,相继建有壁山寺、财神庙、张爷庙、玉皇庙、马王庙等本地宗教寺庙,民国年间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也来此修建天主堂和福音堂。即此便构成一条正街和河坝场等七条街巷的完整集镇。远近商贾陆续云集,沿街商店、摊贩林立,茶业商号已达数十余家。木材、煤炭、茶叶、大米和杂粮等五大市场的吞吐量极为壮观,新场地区素有“五大市场”之称,老百姓俗称“母猪场”。人们称这一新建的市场叫“新场”,后又更名为清源市,但称新场者居多。数百年来,新场镇就是客商云集、商贸兴旺的场镇,是大邑县的一个重要集镇,是邛大两县山区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素有“一新(场),二唐(场),三灌口(场)”之说。名人雅士对新场的繁荣也有记载,据大邑县志载,清朝光绪年间,云南学政张锡荣拜霭出阝江镇伍嵩生(字肇龄,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乃光绪皇帝蒙师)时夜宿清源市头堰客栈,被清源市的自然风光及繁荣景象深深打动,连夜写诗赞美清源市:花外斜阳晚,云峰暗几层。人声三里市,春夜一街灯。竹屋容高枕,桃源梦武陵。床头三尽剑,气欲作龙腾。文人陈凤鸣用了一副对联描述当时的清源市:清气接雾山,霞蔚云蒸,人文焕发;源头来出水,地杰人灵,明哲挺生。新场古镇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古镇。现存的多为川西民居建筑,青砖青瓦、木楼木柱,建筑多为镇楼形式,下商铺、上居贮、后天井毗邻河畔。古镇拥有古街道七条,分别为下正街、上正街、太平正街、太平街、太平横街、香市街、河坝街;还有六条巷子,分别为水巷子、张翼庙巷、谢家巷、猫市巷、桶市巷、上字库巷,布局二纵二横井字型,现存古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房屋大都建于清末和民国时期。大院落、楼阁较多,青砖青瓦、木楼木柱,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封火墙群古韵古色,新场古镇堪称“最后的川西坝子”。
名称历史
新场古镇始建于东汉时期,旧称清源。宋明时为思安乡地,清乾隆起为西义乡地。场镇兴起于明朝嘉庆年间,始称扇子场(又称半边街)。清朝康熙公元(1661-1721年)后,饱经战乱后的四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囿于一隅的扇子街,远不适应市场日益繁荣的需要,遂在沿䢺江而下的三里许,水打庙附近一带开阔地带,以原有清源市零货摊、歇客店为基础,兴置市场,街道店铺逐步建成。乡民称此集市为新场。清咸丰至1935年,新场为西乡三区(甲),1935年置清源镇,1940年更名为清源乡,1943年更名为新新乡。解放后沿用新新乡名,解放后1953年9月置新场镇,1958年10月,撤销新场镇建制,其行政区域还属新新乡,同时成立清源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街道居委会划归公社管辖,设为直属大队。1958年改为清源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为新场人民公社。1963年3月复署新场镇。1985年镇乡合并为新场镇。2006年6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3月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5月申报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12月2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1月30日,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6月30日,新场古镇上下正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至今。
热门文章
三星岩文化苑
赵八洞风景区
朱家峪旅游景区
遐园
白雪楼
黄河古镇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