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黄龙洞遗址
拼音
Huánglóngdòng Yízhǐ
类别
风景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十堰市
所在区县
郧西县
名称含义
“黄龙”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神兽,《历史·天官书》言:“轩辕黄龙体”;“洞”指洞穴,这里是地底的通道或空间;“遗址”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
名称起源
因民间传说得名。相传古时,忽一日,山脚下发出强烈吼声,飞出一条黄龙,口吐黄云,向西北方向飞去,山脚下出现一洞,即为黄龙洞。
名称历史
最早记载黄龙洞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山南西道·商州·上津县》载:“千人穴在县东七十里,穴口高阔三丈,深二百步,可容千人,中有石暗凝若乳,味甘治疾,常有石燕、鸟群飞出入其中”。明代《郧台志》载:“黄龙山,山下有洞、祷雨多应”。2004年5月,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进行的文物调查中,在湖北省郧西县黄龙洞发现了哺乳动物化石。2004年至2007年,分别由省考古队和中科院、省、市、县三级联合考古队对此进行了四次发掘,出土了动物化石、人类牙齿化石、石器、骨器等若干件,经国家多方鉴定,该遗址为4至10万年。2007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省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郧西黄龙洞遗址名列其中。
热门文章
婆王庙
邓公山
腊姑梯田
鲤鱼溪风景名胜区
龟埕风景区
阜新市新邱区游客接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