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

名称

珍珠泉

拼音

Zhēnzhū Quán

类别

所在行政区

历下区

所在街镇

大明湖街道

地址

历下区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大院内

简介

位于院前街1号大院内,清巡抚院署大堂西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收录,2004年被公示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以平地涌泉,水泡升腾,如泻万斛珍珠而得名。又因城东南护城河中有南珍珠泉,故又名北珍珠泉。清代王昶《珍珠泉记》云:“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泉水经年不涸,由玉带河北流入濯缨湖,经百花洲注入大明湖。附近还有濋泉、溪亭泉、散水泉、朱砂泉、腾蛟泉等多处泉水,依此泉称之为珍珠泉泉群。清朝年检康熙、乾隆南巡途径济南,观赏珍珠泉后均有题诗并序,后人将题记刻碑立于泉北岸,至今犹存。清代蒲松龄亦有《珍珠泉抚院观风》一诗留存。珍珠泉所在珍珠泉大院,北宋曾巩任齐州太守时在此建“名士轩”,今存“宋海棠”,传为曾所植。元初,此处为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济南公张荣的宅第,明宪宗成化三年(1466),德王朱见潾扩建为德藩王宫,俗称德王府。清代为山东巡抚衙门。民国时分别为山东督军、督办公署和山东省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为山东省人大机关驻地,2002年4月19日,省人大主任会议决定,将人大办公区域压缩四分之三,把珍珠泉和院内风景名胜对外开放,还景于民,还泉于民。5月1日,珍珠泉大院正式向社会开放。大院内景物尚有清巡抚院署大堂、乾隆御碑、浮玑亭、海棠园、桂香柳等。珍珠泉之泉水出露形态为串珠状上涌。20世纪60年代中期检测最大涌水量145.9升/秒。泉池长41.28米、宽30.45米,深2.61米。周围砌以雪花石栏,池中偏东北立白色大理石碑一方,上刻“珍珠泉”,为1980年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高启云题书。南岸水榭内悬匾额“浮玑”,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予昂题书。

珍珠泉

珍珠泉

本文来源:济南地名电子书
标签:地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