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烟台市芝罘区南大街 61 号
电话
0535-6232976
基本信息
烟台市博物馆创建于 1958 年,现有馆藏文物 6.8 万余件(套),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 万余件(套),是山东省馆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具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团体考古发掘资质,是省内首家获此资质的地市级博物馆。
开放时间
9:00-17:00(05.01-10.31),9:00-16:30(11.01-04.30),凭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入场
精品馆藏
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元朝,敞口,细长颈,溜肩,鼓腹下垂,圈足外撇,露胎处有火石红。
唐寅 《灌木丛篁图》
明代,以丰富的笔墨描绘岁暮冬节的萧寂野色,近处写一坡岸傍水斜出,杂树灌木枝干槎桠,树叶尽脱,枯藤挂枝,远处寒烟凄迷。曲流激激,竹林在雾气里或隐或显,营造出一幅沁肤透骨的肃杀画面,唯有巨石临岸崛立,石间清竹繁茂,浓叶披拂,在枯寂中露出生机。
见证爱国之心的白玉瓶
撰稿人:贾子艺
在烟台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宝级的国家一级文物、烟台市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乾隆御题白玉瓶。
这件玉瓶选用新疆和田玉籽料雕琢而成,玉质温润,颜色洁白细腻,整体造型古朴庄重,匀称和谐,显现出了清代玉雕的高超技艺。
整个玉瓶高 34.4 厘米,重 3.69 公斤。瓶颈部镂雕一只攀绕的骊龙,身体蜷曲,龙爪前伸护持玉珠,造型流畅舒展,栩栩如生。在瓶身雕刻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七绝诗一首:
捞取和阗盈尺姿,
他山石错玉人为;
一珠径寸骊龙护,
守口如瓶意寓兹。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喜欢收藏玉器,对宫廷玉器的制作极为重视,遇到称心玉器往往亲自题诗留念,以表欣喜之情。
乾隆时期的玉器也代表了清代玉器的最高水平,被后人称之为“乾隆工”。烟台市博物馆收藏的这只玉瓶,完全具备了“乾隆工”的特征,它娴熟运用了琢玉的各种技艺,直线挺拔,弧线圆润,地子平滑,膛壁均匀,镂雕技艺出神入化。
玉瓶原藏于紫禁城乾清宫,为宫廷重要陈设器物。风云莫测,1900 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闯入故宫烧杀抢掠,夺去了无数奇珍异宝,其中就包括这件玉瓶。那么,被八国联军掠夺的玉瓶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呢?这其中有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
20 世纪初,山东烟台牟平人杨鉴堂在黑龙江双城子开了一间杂货铺。一天,一名沙俄军官背着包裹来到店里,拿出一些古玩换酒喝,无意中露出了这件玉瓶,杨先生见后不忍祖国文物流落异邦,不惜重金买下此瓶。
之后,杨鉴堂将玉瓶毫发无损地带回故乡,妥善珍藏。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杨老先生临终前叮嘱儿子杨景韩:玉瓶当倾力相护,若逢盛世,你定要择机献给国家。杨景韩始终牢记先父遗嘱,对玉瓶倍加呵护珍藏。
1938 年,日寇侵入牟平,挨家挨户劫掠,但杨景韩牢记父亲嘱托,为保此物不失,宁肯性命不保也不肯露出玉瓶半点实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已届八旬的杨景韩率儿孙从地下将玉瓶挖出献给祖国,收藏在烟台市博物馆。
翻开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年版《中国历史》课本,玉瓶的照片赫然在目,它目睹了鸦片战争后国家的支离破碎和民不聊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的繁荣昌盛,还承载了普通百姓的拳拳爱国之情。正因如此,烟台市博物馆将这件玉瓶定为馆中名列首位、供人瞻仰的十大镇馆之宝。
乾隆御题白玉瓶
因博物馆展陈设定及该展品珍贵性,“乾隆御题白玉瓶”为馆内非常设展品,游客可关注烟台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查看该展品展览详情预告。
热门文章
山东博物馆
青岛市博物馆
德州市博物馆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
巨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