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市

名称

凭祥市

拼音

Píngxiáng Shì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崇左市

所在区县

凭祥市

所在街道

凭祥市本级

名称含义

凭祥Fawhsangz;“凭”壮语是Fawh,意思是“圩,赶集”;“祥”壮语是sangz,意思是“床铺,引申住宿的地方”。“凭祥”即为“赶集住宿的街圩”。

名称起源

因境内于宋皇祐五年(1053年)置凭祥峒,始有凭祥之名。1956年,国务院下文批准县级凭祥镇改为凭祥市。

名称历史

秦属象郡地。汉初属南越国地,元鼎六年(前111年),属郁林郡雍鸡县地。三国吴属郁林郡临尘县地。晋属晋兴郡地。隋改属郁林郡宣化县地。唐开元二年(714年),置羁縻石西州,治今上石镇。宋皇祐五年(1053年),置凭祥峒,属邕州都督府左江道永平寨,此为凭祥得名之始。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石西羁縻州改为上石西羁縻州,并析置下石西羁縻州治今夏石南旧州,属邕州。元代凭祥峒迁至今屏山村旧州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上石西、下石西2土州改属思明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凭祥峒迁治今凭祥中学处。永乐二年(1404年),改为凭祥土县,属思明府。成化十八年(1482年),升为凭祥土州,直隶广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上石西土州属太平府。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凭祥直隶州降改为凭祥土州,属太平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石西土州改属太平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石西土州并入凭祥土州。宣统二年(1910年),凭祥土州改流置凭祥厅。1912年,凭祥厅改为凭祥县。1928年,下石西土州改流并入。1930年,属龙州民团区。1934年,属龙州行政监督区。1940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凭祥县,属龙州专区。1951年广西省政府报请政务院,并经政务院于1952年8月11日批复同意,凭祥县并入镇南县。1953年,属宁明县。1955年,以宁明县第一区置县级凭祥镇,属桂西僮族自治州。1956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凭祥镇改设凭祥市。1957年,属邕宁专区。1958年12月,凭祥市与宁明、龙津两县撤销,合并置睦南县,治凭祥镇。1959年5月,睦南县撤销,复置宁明、龙津两县,今市域属宁明县,称睦南公社,属南宁专区。1961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复置县级凭祥市。1966年,龙州县下冻公社平而大队划入。1971年,属南宁地区。1981年,原宁明县夏石公社划入。2002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市,由崇左市代管。

凭祥市

本文来源:八桂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