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宜州区
拼音
Yízhōu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河池市
所在区县
宜州区
所在街道
宜州区本级
名称含义
唐武德四年(630年)置粤州,乾封间将粤州更名为宜州,治龙水县。宋宣和元年(1119年)龙水县改为宜山县。据(清)顾炎武《读史方舆纪要》述:“宜山府城北一里,群山皆高大,此独卑小,下临龙江,宜于登眺,因名。唐以此名州,宋复以此名县。”因境内群山环峙,濒龙江之滨,适宜游眺,故以此称宜州、宜山县。1993年宜山县改为宜州市,以古宜州而得名。
名称起源
唐代在今境内设宜州,因此得名。
名称历史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在今市地置定周县,属玉林郡,东汉末废。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称龙刚县。唐贞观四年(630年),置龙水县,属粤州。高宗乾封年间(666-668年),属宜州。天宝元年至四年(742-745年),属龙水郡。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改宜山县,因治宜山脚下得名,意为“宜于登眺之山”,属庆远军。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属庆远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庆远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属庆远府。1913年,广西军政府通令裁撤庆远府置宜山县,属柳江道。1926年,直属广西省。1930年,属柳庆区。1936年,属庆远区。1947年,属广西第十区。1950年,属宜州专区。1953年,划东江乡、白土乡归河池县。1954年,划马泗区归忻城县。1955年,划永顺、拉仁、三只羊3区和石别区9乡及龙头区部分乡归都安县。1958年,属柳州专区。1965年,属河池地区。1993年,改宜州市,市属河池地区。2002年,属河池市。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县级宜州市,设立河池市宜州区,以原宜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宜州区的行政区域,宜州区人民政府驻地庆远镇金宜大道378号;同意河池市人民政府驻地由金城江区百旺路17号迁至宜州区中山大道6号。2021年12月3日,河池市人民政府驻地正式搬迁至宜州区中山大道6号。
热门文章
龙茗镇
把荷乡
夏石镇
凭祥市
凭祥镇
上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