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

名称

南宁市

拼音

Nánnínɡ Shì

类别

地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南宁市

所在区县

南宁市本级

所在街道

南宁市本级

名称含义

寓意南疆安宁。

名称起源

元泰定元年(1324),朝廷为庆贺南疆兵乱平定、绥服安宁,将邕州路改称南宁路,故名。

名称历史

东晋大兴元年(318),分鬰林郡设晋兴郡,置郡治晋兴县(今南宁),为南宁建制之始。南朝梁属桂州。隋开皇十四年(594),废晋兴郡,留晋兴县,属尹州;开皇十八年(598),晋兴县改称宣化县。大业二年(606),改属鬰州,大业三年,属鬰林郡(治今贵港市)。唐武德四年(621),置南晋州,治宣化县,属岭南道。贞观六年(632),因州城西南临邕溪水,唐太宗改南晋州为邕州,“邕城”别称及“邕”简称源于此。天宝元年(742),改为朗宁郡。乾元元年(758),复名邕州。咸通三年(862),分岭南为东西两道,岭南西道治邕州,为省级政权驻地之始。后岭南西道改为建武军。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因避朝讳改称诚州,属楚。后周广顺元年(951),复名邕州,属南汉,仍为建武军节度使驻地。宋开宝五年(972),晋兴县改称乐昌县,邕州属广南西路。景祐二年(1035),乐昌县废省入武缘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置邕州安抚司,属广南西道宣抚司。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安抚司为邕州路。泰定元年(1324),因南疆兵乱平定,元朝取南疆安宁义改邕州路为南宁路,属湖广行中书省,为现名之始。明洪武元年(1368),废路置府,南宁府治宣化县,属广西布政使司。清代属广西行省。1912年,废宣化县,南宁府直属广西军政府,同年军政府改称省政府,南宁为省会。1913年6月,废府置邕南道,治南宁县,属广西省。1914年6月,避云南省南宁县(今曲靖市)同名改称邕宁县,邕南道改称南宁道。1927年,废南宁道,直属广西省。1929年7月,设南宁市政府,与邕宁县合署,同年11月撤销市政府。1930年,置邕宁民团区,驻邕宁县,属广西省。1932年4月,邕宁、宾阳2个民团区合并置南宁民团区,治武鸣,属广西省。1934年,改置南宁行政监督区。1936年,广西省会迁至桂林。1939年,南宁行政监督区治所改驻南宁。1940年,南宁行政监督区改为第九行政督察区,属广西省。1942年和第八区合并为第四行政督察区,治南宁。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1950年2月建置南宁市,为广西省会。1952年12月,广西省设桂西僮族自治区,为区政府驻地。1956年,为桂西僮族自治州政府驻地。1958年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为首府。1959年,南宁市改由南宁专区代管。1961年12月,复为广西僮族自治区直辖。1965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至今。

南宁市

南宁市

南宁市

本文来源:八桂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