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柳州市
拼音
Liǔzhōu Shì
类别
地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
所在城市
柳州市
所在区县
柳州市本级
所在街道
柳州市本级
名称含义
州因柳江得名。柳州之名,始于唐贞观八年(634),置柳州,以柳江取名。柳江即西汉之“留水”,东汉作“溜水”,“溜”是水急的意思。溜水雅称为柳水,约在南北朝至隋唐间改称“柳江”。
名称起源
唐贞观八年(634),改南昆州为柳州。1950年3月,改为广西省辖柳州市。
名称历史
秦属桂林郡地。秦末汉初,属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潭中县,治今市区东南驾鹤山附近,属郁林郡,为柳州有二级建制之始。王莽(新)天凤元年(14)改为中潭县。东汉复为潭中县。三国吴凤凰三年(274),改隶桂林郡。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置马平郡,治潭中县。隋开皇十一年(591),潭中县改名桂林县,属象州。同年,又析桂林县置马平县。隋大业元年(605),撤象州,马平县属桂州。隋大业三年桂州改称始安郡,马平县仍属之。唐武德四年(621),设昆州。同年,改为南昆州,治马平县。唐贞观八年(634),改南昆州为柳州,为柳州得名之始。因柳江得名。唐天宝元年(742),改称龙城郡,故柳州又名龙城。唐乾元元年(758),复名柳州。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柳州隶于楚国。后汉乾祐三年即南汉乾和八年(950),柳州属南汉。北宋时延称柳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柳州治所迁柳城县之龙江,马平县仍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属柳州安抚司。元十六年(1279),属柳州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1368),改柳州路为柳州府,府治迁至马平县。清代沿之。1912年,撤马平县入柳州府。1913年,裁柳州府,复置马平县。1931年,改称柳州县。1937年,改称柳江县。1949年,设柳州专区。1949年11月25日,析柳江县城和县郊部分乡村置县级柳州市,为柳州专署驻地。1950年3月,改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7,月属柳州行政专员公署。1961年11月,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辖市。1971年,为柳州地区治所。1983年10月,柳江县、柳城县划入。2002年9月,增辖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
热门文章
柴湖镇
东源县
罗播乡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纪王场乡
坂中畲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