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

名称

寒亭区

拼音

Hántíng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潍坊市

所在区县

寒亭区

名称含义

根据《后汉书·郡国志》载:“寒亭,古寒国,浞封于此”而得名。寒亭之“寒”来自寒国和寒浞。考证寒亭“亭”的由来,可以远溯到周朝。亭,起源于周代。从周代起,开始在边防要塞建亭,用作防卫和瞭望之用,并配备亭吏管理。秦代开始把亭作为一级行政建制。秦朝时期地方行政系统分为郡、县、乡、亭、里。亭是低于乡、高于里的行政单位,并设置亭长。在古寒国的故址上立亭之后,把古寒国的封地称为“寒亭”,“寒亭”正式定名大约就是这个时候。

名称起源

1983年8月,撤销潍县建制,因潍县县政府驻寒亭;同年10月,设立潍坊市寒亭区。

名称历史

夏为诸侯寒明伯之封国。商属莱国,周属齐国。秦属齐郡。汉、晋为平寿县,属青州北海郡,治在前吉家村。唐先后或并称北海、夏密、寒水、潍水县,属青州北海郡,治在寒亭境。宋建隆三年(962),为北海郡治。乾德三年(965),升潍州。政和元年(1111),改北海县,属东京东路。金、元称北海县,属潍洲。明洪武元年(1368),撤北海县并入潍州,属山东行省青州府。洪武十年(1377),降州为县,属莱州府,潍县之名由此开始。清沿明制。1912—1948年,称潍县,属省。1942—1949年,境内先后或并存过寿潍、昌潍、潍南、潍北、潍县等级县级建制。1950年2月,潍南县与潍北县合并,称潍北县,县政府先后驻杨孟、固堤、寒亭。1953年7月,潍北县与潍县合并,称潍县,县政府驻寒亭。1958年,潍县与潍坊合并,称潍坊市。1961年,复置潍县,县政府驻寒亭。1983年8月,撤销潍县建制;同年10月,设立潍坊市寒亭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