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杭锦后旗

拼音

Hanggin Hòuqí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内蒙古自治区

所在城市

巴彦淖尔市

所在区县

杭锦后旗

名称含义

“杭锦”系突厥语“康里”(正音“杭里”)演化而来,意即“车子”。原是突厥族内部一个势力集团的名称,后为部落名。《史集》称他们“私造了一些车子,将虏获物载在车上便被称为康里。康里各支出自他们的后裔”。成吉思汗西征时,其部落中的部分人员归附蒙古,后渐被同化,形成杭锦部落。

名称起源

1953年,改米仓县为杭锦后旗。因地处杭锦旗之北而得名。

名称历史

元代置枢密院所辖左、右钦察卫屯田千户所。后成为蒙古一部落。清顺治六年(1649),为右翼后旗,隶伊克昭盟。光绪二十九年(1903),旗境有五原厅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蒙汉分治。1912年,国民政府将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更名为达拉特旗,将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更名为杭锦旗。1925年,划出五原县西部地建立临河治局,旗地遂归临河设治局管辖。1929年,绥远省政府将临河设治局正式改建为临河县,旗地为临河县第三区、第四区辖地。1942年,划出临河县西部地设置米仓县,治三道桥(在今旗西)。1945年,属绥西专区。1950年,属陕坝专区。1953年,改米仓县为杭锦后旗。1954年,改隶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行政区。1958年,撤销河套行政区,属巴彦淖尔盟;同时,撤销狼山县四区划归杭锦后旗。后又将临河三区划归杭锦后旗。2003年,巴彦淖尔盟撤盟设市,杭锦后旗属巴彦淖尔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