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喜德县
拼音
Xǐdé Xiàn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四川省
所在城市
凉山彝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喜德县
名称含义
喜德,为彝语夕夺之音译,夕为铠甲、夺为产地之意,以古时曾产铠甲,故名;另说,因境内“喜夺拉达河”,取谐音,故名。
名称起源
喜德之名,一说以彝语音译命名;二说取自然地理实体名谐音命名。
名称历史
秦设置郡县,喜德地区为蜀郡辖地。东汉、三国、两晋时期,喜德分属台登、苏示、邛都等县。唐属越巂郡,后改为巂州。唐朝后期,南诏地方政权,改巂州为建昌府。宋朝,南部直属建昌府辖。元属罗罗斯宣慰司。明朝,北部属宁番卫冕山桥后守御千户所,南部地区属建昌卫礼州后守御千户所。清雍正六年(1728),置宁远府,改宁番卫为冕宁县,在冕山设分县丞署,至清朝末年。中华民国以后,喜德分属西昌、冕宁、越西三县辖治。1938年,宁属屯垦委员会先后设宁东设治局于米市镇,设北山模范政治指导区于桃源(红莫镇)。1950年5月12日,冕宁县第四区(靖边区)在甘相营(今光明镇)成立。1951年1月16日,原宁东设治局米市区和北山模范政治指导区合并建立红毛妈姑彝族自治区,隶属西昌县。1952年8月,将西昌县属红毛妈姑彝族自治区(区级)和冕宁县属第四区(靖远区)组建喜德县,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区(后改为州)。“喜德”是彝语“夕夺拉达(制造铠甲的地方)”的汉语译音,因喜德地区古时制造的铠甲非常精良。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喜德县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热门文章
银川市
岑溪乡
黄通乡
连环湖镇
铅山县
墩麻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