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区

名称

前锋区

拼音

Qiánfēng Qū

类别

县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四川省

所在城市

广安市

所在区县

前锋区

名称含义

寓“在前进的道路上争做先锋”之意。

名称起源

以寓意命名。

名称历史

禹贡时属梁州之域,古蜀国地,春秋为巴国,秦属巴郡,汉为巴郡之宕渠,后汉为賨城县,晋属宕渠郡,齐宋因之(清光绪《广安州志》)。南朝齐建元元年(479),析垫江县以北置汉初县,隶属益州东宕渠僚郡。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析宕渠郡置始安县。北周闵帝元年(557),改属北宕渠郡。隋开皇十一年(591),改名为賨城县,属渠州流江郡。唐武德元年(618),賨城县复名始安县,并划出部分地域置丰乐县。唐武德八年(625),废丰乐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始安县为渠江县。宋开宝二年(969),于渠江县境秀屏山(亦称翠屏山、银顶山)下的浓洄镇(今广安区浓洄街道)置军,取“广土安辑”之意,命名为广安军(隶夔州路)。宋咸淳二年(1266),改广安军为宁西军,领县如旧。元至元十五年(1278),废宁西军,渠江县改隶顺庆府;元至元二十年(1283),置广安府,领渠江、岳池2县。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为广安州,隶顺庆府,领渠江县、岳池县。明洪武九年(1376),增领渠县、大竹2县。明成化元年(1465),州增领邻水县。清康熙四年(1665),广安州领有岳池、渠县、大竹、邻水4县。康熙六十年(1721),又析置岳池县,州境域与原渠江县一致。宣统三年十月一日(1911),蜀北军民占领州城,由蜀北军政府直辖。民国2年(1913)广安州改为广安县,隶属川北道。民国8年至12年(1919—1923),四川军阀纷争,县先后为黔军、陕军、江防军所据。民国24四年(1935)川政统一后,属四川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于大竹的第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9日,广安解放后,隶属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大竹专区。1953年3月,大竹专区撤销,县、区改属南充专区。1968年9月,南充专区改称南充地区,县、区随之改属。1993年7月2日设立广安地区。1998年7月31日,撤销广安地区和广安县,设立地级广安市,设立广安区,前锋区域属之。2013年2月22日设立广安市前锋区,下辖奎阁街道,前锋、代市、观塘、护安、广兴、观阁、桂兴七镇,光辉、龙滩、小井、新桥、虎城五乡。2013年2月,原广安市广安区分设为广安市广安区和广安市前锋区。两区以渠江中心主航道为界,渠江以东为前锋区,以西为广安区,下辖奎阁、新桥、大佛寺、龙塘4街道,护安、代市、观阁、观塘、广兴、桂兴、虎城、龙滩8镇,小井、光辉2乡。2019年12月18日,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小井乡、光辉乡,下辖8镇4街道,分别为奎阁、新桥、大佛寺、龙塘4街道,护安、代市、观阁、观塘、广兴、桂兴、虎城、龙滩8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