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塘驿镇

名称

官塘驿镇

拼音

Guāntángyì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咸宁市

所在区县

赤壁市

名称含义

“官塘”指官家修建的一口水塘;“驿”指驿站,是古代交通要道,过往行人休息就餐住宿的地方;“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名称起源

因官塘是古驿道。明洪武十五年(1382)知县李居仁在此创建驿站,以曾有官家在此挖一口塘而得名。嘉庆四年(1525),皇帝命都御史黄衷,御史王秀巡视南方,见此驿站破败不堪,乃命知县方一柱重修,数月间,新的驿站建有楼三、门四、厅五、厢六、站貌焕然一新,流传有“朝臣命之,邑令修之,庶民乐之,初具成之”的佳话。 旧日该驿站。备有脚马五十匹,马夫二十五名,兽医一名,每年开支饷银一千余两。康熙年间,脚马增加到五十五匹,到了乾隆时期减少只剩八匹了。民国初年,粤汉铁路建成,官塘驿设立了火车站,解放初期,国家又兴修了107铁路。

名称历史

古属云梦泽地;夏、商、周属荆州地域;春秋战国属楚地;秦属南郡;汉设沙羡县管理;三国黄武二年(223)设蒲邑管理;宋至清朝属长乐乡、东乡、官塘乡;民国属石坑自治区、泗水乡;1949年5月25日解放,属七区、五区、官塘乡,辖泉平、独山、白羊、官塘、大贵、黄沙、石坑、随阳、芳世湾等17个乡;1955年设官塘区,辖石坑、随阳、黄沙、中伙、独山、泉口、白羊、和平、高桥9个乡;1958年属和平人民公社,后改官塘区;1961年分别成立和平、白羊、石坑、随阳、独山、泉口、高桥、中伙、黄沙9个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分别合并为为官塘、泉口、黄沙、随阳4个公社;1984年复设官塘区,后改官塘镇,辖官塘、泉口、黄沙、随阳4个乡;1987年设官塘驿(黄沙并入官塘)、泉口、随阳3个镇;2001年官塘驿、泉口、随阳3个镇合并为官塘驿镇至今。官塘驿镇行政区划经过5次调整变化:1975年撤区并社,原官塘驿镇、白羊、和平2个公社合并为官塘公社,辖:官塘、雷公桥、石榴泉、西湾畈、麦园岭、郭家畈、白羊畈、泉洪岭、芳秀畈、短岭、大贵畈、欧家铺、凤山、东塘、双丘、郭家畈16个大队。1984年设区、乡、镇建制,设官塘驿区,辖:官塘驿镇、官塘驿、泉口、黄沙畈、随阳、4个乡,共45个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官塘驿乡与黄沙畈乡合并成立官塘驿镇,辖:驿井、杨姑林、振兴街3个居委会和官塘驿、雷公桥、石榴泉、西湾畈、麦园岭、郭家湾、白羊畈、小林桥、泉洪岭、芳秀畈、大贵畈、欧家铺、灯笼山、郭家畈、黄沙畈、张司边、韭荣岭、澄水畈、伍家岭、汪泉、短岭、凤山、东塘、双丘24个村委会。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官塘驿、泉口、随阳、三个镇合并为官塘驿镇,辖:泉口街、驿井、杨姑林、振兴街、随阳5个居委会和新田桥、茅坪、老虎岩、仙人洞、中评、张家坪、洋泉畈、易家井、大竹山、长冲、彭家咀、泉口、太平庵、独山、龚孙雷、腊树铺、胡家咀、毕家咀、丰乐畈、岳台寺、御屏山、官塘驿、汪泉、雷公桥、石榴泉、麦园岭、西湾畈、郭家湾、白羊畈、泉洪岭、芳秀畈、小林桥、短岭、郭家畈、大贵畈、欧家铺、凤山、灯笼山、双丘、东塘、黄沙畈、澄水畈、张司边、韭荣岭、伍家岭45个村委会。2004年合村并组,官塘驿镇将原45个村、5个居委会调整为22个村、5个居委会不变。辖:御屏村、泉口、幸福堰、独山、十八里畈、官塘、石榴泉、西湾、芳秀畈、白羊、大贵、龙凤山、双丘、黄沙、张司边、随阳、老虎岩、葛仙山、洋泉畈、大竹山、丰乐畈、泉洪岭22个村和泉口、杨姑林、驿井、振兴街、随阳5个居委会。 2009年设立矿务局社区。 2016年设立官塘、泉口两个社区。调整为22个行政村3个社区官塘、西湾、双丘、黄沙、随阳、泉口、幸福堰、御屏山、独山、十八里畈、石榴泉、芳秀畈、白羊、大贵、龙凤山、张司边、老虎岩、葛仙山、洋泉畈、大竹山、丰乐畈、泉洪岭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