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钱相街道

拼音

Qiánxiāng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城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所在区县

安龙县

名称含义

很久以前,这里的乡人将此地一风水宝地看似为一“钱箱子”,就将此地称为“钱箱”,期盼富足之意,后人把“箱”字音叫变了,也就形成了现在的“钱相”。

名称起源

该地名来源于地形地貌及驻地名称得名。

名称历史

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街道境属安隆洞,后属安隆长官司花障甲,隶广西泗城州(府)。清雍正五年(1727),属南笼府;嘉庆二年(1797),街道境属兴义府亲辖安仁里。1913年,属南笼县。1922年11月19日,南笼县改称安龙县。1924年,属一区。1928年,为普坪联保,隶一区。1931年,属普坪乡,领7保80甲。1950年4月,隶普坪区(三区)。1953年称钱相乡隶属第三区。1958年10月,建普坪公社。1959年1月,设钱相管理区,隶普坪公社。1989年,乡境分属钱相乡、阿赖乡管理,隶普坪区。钱相乡县境北部,乡人民政府驻坪寨,距县城10千米,辖钱相乡居民组和陈家庄、沈洪、柘报、钱相、者京、桥马、三道墙7个行政村;阿赖乡位于县境东北,乡人民政府驻阿赖场坝,距县城15千米,辖阿赖、打凼、坡肖、冗达、新华、麻油、铜鼓井、湾水井8个行政村,领50个村民小组。1992年1月,完成“建镇并乡撤区”工作,撤销钱相乡、阿赖乡(不含铜鼓井村),设置区级钱相乡,辖钱相、陈庄、此旦报、沈洪、三道墙、桥马、者京、阿赖、打凼、湾水井、新华、麻油、坡肖、冗达14个村。2007年乡境村级整合,将14个村整合为红旗、沈洪、钱相、桥马、打凼、坡硝、新华、冗达、麻油、湾水井、三道墙共11个村级政区,下设101个村民小组。2015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安龙县钱相乡乡镇建制,设置新的钱相街道。新设置的钱相街道办事处驻钱相社区。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