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钟鼓楼街道

拼音

Zhōnggǔlóu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重庆市

所在区县

万州区

名称含义

钟鼓楼又名镇江阁,始建于明初,其后多次被大水冲毁,又多次重建。清乾隆元年(1736)扩建后颇为壮观。它是一幢红柱黄瓦飞檐斗拱式亭阁。外观三层,内有七层。里面有钟有鼓,故名钟鼓楼。

名称起源

1992年12月,由东城街道改名钟鼓楼街道,因境内历史地名钟鼓楼而得名。

名称历史

清代属万县城堡和大周里八甲。清宣统二年(1910),万县划分自治区域时隶属城堡和乐成乡。1927年万县改组乡镇后仍属城堡和乐成乡(驻地北山观)。1928年11月城区部分划归万县市。1929年城区部分置城守镇,属万县市。同时于境内丛林寺设置护城乡,隶属万县。1935年10月县市合并后悉隶万县。1941年于境内插柳冲设置双溪乡。1949年12月15日,万县与万县市再次分置,城守镇(驻文明路)属万县市并为市政府驻地。护城乡、双溪乡隶属万县。1950年5月,撤销城守镇,市政府直管中心堡,同年底,中心堡改为户籍段,由公安分驻所(1951年6月改名公安派出所)管理。1952年5月新设枇杷乡(驻枇杷坪),属万县市清泉区。1952年8月,双溪乡并入护城乡,仍隶属万县。1953年6月,撤销清泉区及枇杷乡,原枇杷乡辖区部分划归万县,将城区部分和原枇杷乡辖区其余部分改设为第一街道办事处(一马路),部分区域归属第三街道办事处(驻营盘路)。1958年11月护城乡改为护城公社。1959年3月第一、三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东城区公所(驻环城路),同年8月改名东城街道办事处。1960年3月改名东城人民公社。1962年4月恢复东城街道办事处。1962年4月万县新设驸马公社。1966年11月护城、驸马公社分别改名五星、红星公社,1975年11月恢复原公社名称。1984年4月,护城公社、驸马公社分别改为护城乡、驸马乡。1991年8月,东城街道和平路、易家庄、龙井路3个居民委员会辖区划归太白岩街道。1992年10月,护城乡、驸马乡并入天城镇。1992年12月,万县地区撤地设市,撤销万县、设立万县市,设立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东城街道办事处改名钟鼓楼街道办事处,隶属万县市天城区,原东城街道所辖位于苎溪河南岸的区域全部划归太白岩街道管辖。1998年10月新设枇杷坪街道,管辖原周家坝街道玉安村、桑树村、幸福村大部和天城镇驸马、双溪、百步、台观、黄桷、吊龙村,同时将周家坝街道瓦子、丰收村以及幸福村、集中村部分、天城镇石包村大部分划入钟鼓楼街道。三峡水库淹没原址,2001年9月钟鼓楼街道办事处由环城路搬迁至北山路155号。2004年7月撤销枇杷坪街道,其辖区并入钟鼓楼街道。2009年1月,天城镇大团、抗建、小岩村划入钟鼓楼街道。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