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堰镇

名称

化龙堰镇

拼音

Huàlóngyàn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十堰市

所在区县

房县

名称含义

化:转化、变化;龙:象征平安吉祥的神兽;堰:指挡水的堤坝。“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名称起源

以神话传说而得名。据《后汉书》记载:汝南人费长房修道成仙,乘竹杖云游四海,见此地古树参天,枯木截道,沼泽遍地,瘴气弥漫,人们苦不堪言。为拯救人类,投下仙杖,化作一条青龙从天而降,进而形成一条清澈奔涌的河流,由西向东蜿蜒流淌,冲刷了污浊的沼泽,荡涤了昏厥的天空。顿时,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岸芷汀兰,郁郁葱葱;人们沿河渔猎,入山采櫵,扎堰引水,种植农耕,一代一代生存繁衍下来。为纪念仙道费长房“投杖华龙”拯救人类,立房山庙祀之,命名“化龙堰”怀之。

名称历史

1951年7月,新政权建立之后,划9个乡组建第三区(区公所设化龙堰);1952年8月调整为二区,辖24个乡;1956年3月,命名为化龙堰,区公所设化龙堰,辖马尾、窑淮、竹桥三个大乡,同年5月并入军店区;195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决定,将原来的区、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分别明确为人民公社、管理区和生产大队,成立化龙管理区,由军店人民公社所辖;1961年3月,成立化龙人民公社,由军店区所辖;1975年3月,撤区并社,将化龙公社并入军店公社;1977年11月,把军店公社更名为化龙公社,把羊峪公社更名为军店公社,把原军店公社所辖的军店镇划出,归新成立的军店镇所辖;1984年6月,撤区建乡,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区、乡、村、居民组,成立化龙区、辖化龙、窑淮、马尾、上营、竹桥、高川5个乡37个村民委员会228个村民小组;1987年,撤区建大乡,成立化龙堰镇,所辖乡称为管理区;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撤销管理区建制。

化龙堰镇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