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河镇

名称

刘河镇

拼音

Liúhé Zhè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湖北省

所在城市

黄冈市

所在区县

蕲春县

名称含义

“刘河”,即刘公河,蕲河中游;“镇”,城市型四级行政区域。

名称起源

因古河道名称演变而得名。据骆氏宗谱载: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江西人骆启先任蕲州路总管,娶本地夏氏女为妻生一子晚年骆启先要回江西故里,夏氏因其老家有前夫长子而不愿同行,携子送夫于“刘公河”渡口,赋诗一首:“漫漫相思苦,更伤离别多,留公留不住,双泪哭成河”。后人感其事遂称此地为“留公河”;明代万历八年进士,官至开封知府的刘河人刘如宠,晚年衣锦还乡见蕲水泛滥众百姓隆冬过河,系将自己奉银拿出修石桥一座,众百姓感念,故将此桥命名为“刘公桥”。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河段的“留公河”,也演变为刘公河,一九五二年简称为刘河。

名称历史

该地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留下了四房塆遗址。唐代已建起了横岗山真武祖爷殿、云盖寺等庙宇,南宋抗金,明代的农民起义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遗迹。明清时大部分属崇居下乡,小部分属青山下乡;民国时属刘公河区;1951年大部分属刘公河区,小部分属株林河区;1957年为刘河指导区,下辖莲花、蔡受、刘河、万章、狮子、分路、大公、石马山八个乡,胡坝划为株林指导区;1959年属刘河公社;1961年为刘河区,下辖,刘河、石马、莲花、大公、蔡寿、胡坝、分路7个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分属刘河公社(下辖28个大队和原种场)和大公公社(下辖16个大队);1984年2月设区建乡,为刘河区,下辖凉亭、分路、胡坝、石马、莲花、大公、蔡寿7个乡及刘河镇;1987年9月撤区并乡,分属刘河镇(下辖38个村和2个居委会)和大公乡(下辖16个村);2001年2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原刘河镇与大公乡合并,为刘河镇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