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登州路街道

拼音

Dēngzhōulù Jiēdào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山东省

所在城市

青岛市

所在区县

市北区

名称含义

辖区内过境的主干道为登州路,因此命名为登州路街道。登州路以山东省旧行政区划登州的名称命名。

名称起源

1954年政府在街道命名时,根据辖内主要道路对其命名。

名称历史

辖域明清属即墨县仁化乡杨家村。据《杨氏族谱》记载,明代杨姓由云南迁居崂山老鸪巷(今乌衣巷),其后一支裔永乐年间析迁今桑梓路、道口路一带立村,以姓取名称“杨家村”。1893年胶澳总兵章高元在杨家村北侧(今台东邮电局一带)设立军用有线电报房。1897年德国占领胶澳,次年杨家村被划为胶澳租借地内界青岛区之杨家村区,属华人聚居区。1901年杨家村被德国购买后拆除,村民外迁。1910年杨家村区撤销,并入台东镇。登州路是青岛最早的街道之一,明万历年间设青岛口通商时,遂成驿道,直通即墨县城。德国占领胶澳后对其进行修整,将其命名为穆勒上尉街。日本占领胶澳后,改称其为“巽町”,也曾称“艮通”。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改称登州路,属胶澳商埠台东镇。1929年属青岛特别市(次年改称青岛市)第二区。1932年属青岛市第四自治区。1938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属“青岛特别市台东区”。1945年抗战结束后属国民政府青出市台东区。1949年后属青岛市人民政府台东区。1954年设立台东区登州路街道。1964年玉皇庙被拆除,建成东山路小学,后改建为少年宫。1967年后,登州路街道改称登州路管区。1978年复称登州路街道。1994属市北区。2008年撤销利津路街道时将其人和路、东山路、姜沟路3个社区划归登州路街道。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